怎么看,此时的自己都是个人才。可堪大用,他是这么想的。
但他没想到的是,自己的重要性比自己想的还要沉重。
胜绰与齐国的事之后,墨者群体急需一个样板,一个与胜绰和那些为了俸禄而忘记墨者大义的人截然相反的样板。
更难得的,这个样板竟然还不是正式墨者,而只是听了墨子的几番话后就信守大义,更是一身不弱于别人的本事。
墨子虽有理想,却并不是那种没有心思的直白之人,适对此时的墨者真的很重要。
他终于问出了最后一个关于适种种不可思议之事的问题,作为终结。
“那赛先生与唐汉,现在在哪?”
“两人均逝。”
既然终结,那死便是最好的终结。
“葬于何处?”
“他们认同先生节葬的说法,火烧其身,化为滋润万物之泥。”
死总有尸体,但火烧之后就什么都没了,这是终结的归宿。
“除你之外,还有别的弟子?”
“唯有一长兄,才胜我十三亿倍,名曰共和。他听了唐汉先生与赛先生之学,自觉这世间已无不可知之事,于是乘桴而游,要看遍星辰大海,再不履岸。他已知必然之未来,这世间万物在他眼中已是必然之过去了,再无留恋,只探星辰大海。”
十三亿之说,在墨子看来定是虚指。传闻当年勾践二十年生聚,带甲之士亿又三千,墨子便以为这十三亿是亿又三千的化用。
饶是如此,听适说此人才智远胜于他,飘然入海追及星辰,心说这样的人终究站得太高脚不落此时之地啊。
墨子是相信有这三个人的,也相信这三人均已不在此时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