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3页

那就是选赵桓继承他的皇位。

首先,赵桓不孝。

这非常非常非常令赵佶寒心。

说实话,赵佶早就当够皇帝了,自从他将皇位传给赵桓,根本就没想过复辟,若说他有甚么想法,那也只不过就是想晚年过得好一点罢了。

可赵桓防他,就像防贼一般,不仅将他软禁,连他敬的酒都不敢喝。

其次,赵桓畏首畏尾又自作聪明。

在当了二十来年皇帝的赵佶看来,赵桓最大的问题就是,该自己拿主意的时候,畏首畏尾,该听从大臣们的建议时,又自作聪明一意孤行。

再次,赵桓当断不断。

赵佶不否认,大宋落到今日这般田地,有他的原因,可赵桓但凡是有那么一点点决断,形势也绝不会坏到了这种程度!

要知道,直到现在,大宋还有广袤的疆土,一亿多民众,几十万大军,他们父子不论是逃去蜀地,还是逃去南方,都不至于沦为亡国之君,都不至于被仅仅十万金军给活捉了,都不至于让赵宋断送在他们手中。

最后,赵桓毫无担当。

时至今日,赵桓还张口闭口说大臣误国,不肯承认社稷山河是他赵桓亲手葬送的。

赵佶一共有三十一子,不算早夭的,也有二十五个。

这其中:

郓王赵楷。

文采风流,琴棋书画皆有所成,匿名去参加科考,取得了进士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