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页

高唐城只是一个小城,李衍不可能将过多的精力放在它身上,因为有太多太多的事需要李衍做了,像研发更先进的武器,像赚更多的钱,像弄到更多的粮食。

先进的武器是左右战争胜负的关键,但它绝不是致胜唯一的因素。

暴力的胜利是以武器的生产为基础的,而武器的生产又是以整个势力的生产力为基础的,因而经济实力同样重要。

“国贫兵弱,战则不胜,守则不固。”

“故凡用兵之计,三惊当一至,三至当一军,三军当一战。”

“故一期之师,十年之蓄积弹,一战之费,累代之功尽。”

战争于物资而言,耗费巨大,国弱民贫,战争就难以为继。

因此,强军首先要发展经济,要想打败敌人,首先要在物质财富上超过敌人,“为兵之数,存乎聚财……是以欲王天下,财不盖天下,不能王天下”。

另外,欲王天下,必须“国富而粟多”,“众民、强兵、广地、富国,必生于粟也”,“地之守在城,城之守在兵,兵之守在人,人之守在粟”,只有粮食充足,军队才可守可战,“有蓄积则久战而不鼠”就是这个意思,相反,如果军队粮食不充足,“兵弱而士不厉,则战不胜而守不固;战不胜而守不固,则国不安突”,粮食在战争中的作用至关重要,要做到在物质财富上胜过敌人,最根本的还是要加强农业生产。

发展到了李衍如今这种程度,已经不可能单单靠抢了,必须得自己生产。

当年李衍从赵佶的书桌上拿的那竹筒稻子,经过试种,李衍早已得知那是占城稻。

占城稻是出产于中南半岛的高产、早熟、耐旱的稻种,引入宋国已经有些年头了,并迅速在江南地区推广,占城稻以其原产地位于后世越南中南部的占城为名。

它的有几个特点:

一是耐旱。

二是适应性强,不择地而生。

三是生长期短,自种至收仅五十余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