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页

别说孟德祥的这个办法还真是挺灵的,先不说还要在训练之外增加额外的后勤工作,就是脑袋上顶着的这个名头也让人受不了了。后勤就后勤吧,还是编外的。这个侮辱把那十几个小伙子憋得嗷嗷的,跟发了情的公牛一样拼命的训练。而老孟的办法也绝,这些编外人员每天有一次挑战的机会,可以挑战在编的任何一名战士,挑战项目一点儿水分都没有,个人五项全能。五公里越野、射击、单兵格斗、体能和孟氏政治,每获胜一项加一分,超过三分两个人位置对调,在编的调到编外,编外的正式归建。

这一手就像是给每个人的背后竖起了一根大大的鞭子,随时随刻的都在抽打着你,稍微有一点儿懈怠,对不起,不用孟德祥说话,那里还有十几个虎视眈眈的编外人员盯着你呢。稍一不留神就会被那些编外人员给比下去。而孟德祥也把在失败者脸上画十叉这个光荣的任务移交到了那些挑战者的手中。

干嘛?胜利者就是有判定失败者的权利,不服,来呀,明天你还可以挑战别人,有本事把十叉画到别人脸上去。

没过三天,队伍里又有十几个人的脸上被画上了十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用不了多久,可能整个部队里除了那几个实力确实非常出众的战士以外,就只有洛浦一个人可以幸免了。而洛浦能够幸免却是完全因为他的名望,与个人实力倒是没有太大的关系。

每天听着孟德祥汇报训练的情况,李斌不断地调整着孟氏政治教育的大纲,在他看来,政治教育才是最关键的。他不需要战士们有多高的政治觉悟,他需要的是要在战士们的脑子里深深地刻下“坚决执行”这四个字。因为,他需要的是一只能够绝对忠诚的队伍。

部队现在的驻地已经迁到了村子西面五公里外的一个险地扼守,那里正处于海德西村这个半岛的关口所在,只要把守住那里,村子里就会相对安全得多,不过孟德祥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在村子里轮值驻守了一个班的兵力,如果再加上那些松散的民兵,村子里在短时间内也可以召集起三十来人的兵力,如果遇到突袭也可以抵挡一阵子。

老库克对于洛浦私自扩招战士的事情也就睁只眼闭只眼的过去了,只要史先生高兴,多养上三五十个‘闲人’他还是能够接受的,更何况这些士兵还都是自己迪尔族的战士,如果真的训练好了他也是乐意见到的,他只不过认为有个强大的女婿在哪里,这样做完全没有什么必要,完全是在浪费粮食罢了。

村子里小渔港的建设进度最快,不过现在已经不能再用渔港来形容了,因为现在的小渔港已经初具码头的模样。在史明友的督促下,库克族长召集了上千的劳力,史明友从中选出了三百多个人,现在是一边进行施工一边抽空进行培训,什么企业文化、宗旨理念的现在对他们来说那都是扯淡,史明友培训的就是劳动纪律,像那些无形的东西还是等到工作开展起来以后再说吧,只有等到他们眼睛里看到了实实在在的东西,他们才会真的有所体会。

此时的李斌正和库克族长等人站在码头的施工工地上,趁着落潮,人们正在清淤筑基。上百人在一起劳动,场面相当的火爆,手中的工具虽然简陋,可是人们依然干的热火朝天。工作激情被调动起来了,劳动效率自然会更加高涨,而且,他们在这里工作一天,还有可观的工资可以拿,那可是最实在的东西呀,在这里干上一天,比在地里忙活好几天挣得还要多。这些普通的村民,一年能够见到几次现钱?哪还有不拼命的道理。

李斌点了点头,按照现在这样的进度,这个码头这两天就可以投入使用了,而在码头外围的这一大片地方,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大工地,从迪尔人其它的村子里调集来的建材和木料堆积如山,丁翔柱现在已经成了这个大工地的总指挥,现在正在指挥着那些工人们按照规划好的图纸进行施工,一些进度比较快的地方已经开始在打地基了。

李斌和库克族长等人在码头和工地上巡视了一圈,在返回的时候,李斌看着在街道上疯跑的孩子们若有所思的问道:“库克族长,我想在村子里建一所学校。白天的时候教那些孩子们学习文化知识,晚上的时候给村民们也普及一下文化知识,您看怎么样?”

“好”,库克族长脱口而出,办学当然是好事儿。整个海德西村里能够识字的人加在一起也不过十几二十人,而那文化水平更是让人惨不忍睹,恐怕连李斌所说的小学文化程度都没有。谁不希望自己的民族富饶强大呀。

“嗯”,李斌点了点头:“那就麻烦库克族长安排人建造学校吧,还要建一些宿舍,让那些远道过来的学生有个住宿的地方。哦,费用您看着安排吧,要建的宽敞一些,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您可以安排人去问丁总。”

库克族长笑着点了点头,这位史先生还真是一位财神爷,大把大把的往外花钱,连眼睛都不眨一下,这一转眼之间又是一个大项目落实了。

“史先生,您是准备要教孩子们学习中国文化吗?”这时,身后紧随着的一位族中长者在一旁轻声的问道。

李斌诧异的望了他一眼,开口说道:“当然不是,我会在吉布提和埃塞俄比亚等国聘请一些教师或者大学生,请他们教人们学习索马里的文化和世界文化,当然,这里面或许会有一些中国文化,可是却依然是以索马里的民族文化为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