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成立城市广场项目公司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待董事会形成决议之后,可以进入运作阶段,该公司应为一家母公司,下设建设公司、管理公司和物业公司,来总的这个提议很好,很及时,我会尽早的提请召开董事会的。”
乐福精品有限公司自成立之后还没有指定专人管理,一直是由李斌自己兼着总经理的职务,反正现在也只有两家店和一家在建店,事情也不是很多。李斌有意提拔萧遥任精品公司的总经理,萧遥参加了这两家店的筹建工作,在公司的现有人员中,只有他对精品店的经营、筹建情况最为熟悉,而且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观察,能力也是很不错的,人也比较可靠,李斌已经准备在召开董事会的时候把这件事情提出来了。
李斌又转向史明友问道:
“史副总,我上次安排的考察廉租房项目的事情考察的怎么样了?”
史明友挺了挺腰,翻开了面前的笔记本,扫了一眼说道:“公司派出了十二个员工对该项目进行了考察摸底,通过反馈回来的数据来看,仅拿天津市来说,这一块的市场份额很大,但是相对于其他的房产项目,投资回报率太低了,一栋楼的成本造价上百万元,如果只是出租的话,那需要五至七年才能够收回成本,这应该也是房地产公司不愿染指这个项目的主要原因。我个人意见,这个项目牵扯的精力太多,不做也罢。”
李斌微微皱了皱眉,在商言商,史明友的想法并没有错。
李斌接着询问道:
“那么大家的意见呢?”
所有的上位者都是在广泛的听取了大家的意见之后,再进行总结发言。不过此事李斌的决心已定,他不是在听取大家的意见,而是要看看众人的态度。
此时一直没有作声的公司副总赵增荣发言了:“史总,各位同事,我来说几句。我觉得这件事情我们要做,我们不应该只着眼在经济效益上。我是从农村出来的,刚开始打工的时候,也在那种地方租住过几个月,对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的生活状况感触很深,商人是应该以挣钱为主要目的,可是钱挣到一定的地步之时,就已经失去了它的意义,只是一堆数据罢了,它的最终使用还是要回报给社会。我觉得,虽然我们现在还是处于一个发展期,但是这个项目也是我们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反馈社会的一种表现,不仅仅可为,而且是大有可为。”
李斌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没有想到,赵增荣的思想境界这么高。
李斌这一鼓掌,自然就是表明了态度,随即大家的发言也就与赵增荣的步调基本一致,就算是原先有些小小的不同意见,此时也不太好摆出来了。
见大家都说得差不多了,李斌微笑着开了言:“其实史副总的核算是比较准确的,政府就算是大力推广,那些房地产公司对这个项目也是深有抵触,一笔资金要占用上几年的时间才能获得回报,对于商人来说确实是投资回报率太低了。不过,这个项目如果我们要做的话,首先就要获得各地方政府的支持,我们需要地方政府在政策、地皮和银行贷款方面给予强力的支持,那么我们运作起来就会顺畅很多。而且根据我的了解,如果只是以这个项目立项的话,获得政府大力支持的可能性会很高。这个项目也不会牵扯我们太多的精力,我们没有必要因为这个项目而去成立一家房地产公司,而且那也与我们现在的主营方向有较大的背驳,而且,术有精专,我们这些人对房地产行业可是地地道道的门外汉。”
听到这里,大家都善意的笑了起来。
李斌喝了一口茶,接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