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帝都,瀛台,一次特殊的会议正在召开。

黄正鸿在发言台上介绍着手边所掌握的王直的情报,在他身后的大屏幕上,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反复播放着王直获得奖章,面对人们赞许时激动、复杂的表情。

“……各位领导,这就是目前我们所掌握的情报。如果还有疑问的话,请直接提出来,我将尽量进行解答。”他小心的结束了自己的发言,收拾东西坐到了列席人员的席位上。

领导人仔细观察着参会人员的表情,道:“同志们,我想你们都已经完全了解了王直的能力,也完全明白王直对于我国,对于世界格局的影响力。这是我们的一次机遇,但也有很大的风险。对于王直应该怎样使用,我想已经不能再犹豫下去了,必须在今天的会上定下一个基调。最后,我要提醒大家,星条旗已经通过外交途径向我国递交了正式照会,再一次重申了他们的立场:他们将把王直视为我国战略核武器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一旦发现王直出现在星条旗及其盟友的土地上,将视为我国对他们使用了核武器,星条旗必将采取必要的军事手段予以还击。”

“这是一种讹诈,王直永远不可能被西方诸国公诸于众,在这种情况下,星条旗不可能因为王直的问题对我国首先发动进攻。”说话的是一个身材矮小的老者,如果黄远在场,就会听出他就是那天和自己通电话的总参2部的首长。

“古老,您赞同对王直的能力进行广泛的利用?”领导人问道。

“当然!”古老毫不犹豫的说道。“星条旗的态度正好表明了他的价值,在目前的国际形势下,用好王直能够让我国在一些领域取得前所未有的利益。”

“但这样做也有可能招来西方各国的联合抵制,我们将在各个层面遭遇他们的阻击,这种损失不是一个王直能够取代的。”另一个有些发福的老人反驳道,“从这个角度出发,我认为立即借用王直的力量与他们进行谈判,谋取更多政治、经济和技术领域的让步才是正题!比如说,可以让他们缩减对台军售,或者是在南海问题上作出让步。我们甚至可以每一年都就王直的问题进行广泛的外交磋商,灵活的谋取更多的利益!”

“真可笑。”古老毫不留情的说道。“明明能够直接用武力获取,却又要走回外交谈判的老路上,你这是右倾投降主义。张柏江,这些年,我们在谈判桌上失去的东西还不够多吗?你的想法要到什么时候才能适应现实的要求?”

“你的思想才不合时宜。”被称为张柏江的老者愤怒的回答。“你们总参的这些人,总是叫嚣着韬光养晦应该结束,大国应当承当更大的国际责任。现在的国际形势能够让你们这么做吗?”

“怎么不能?”古老反驳道。“如果不是我们的坚持,航母编队现在还只会停留在纸面上,这样的话我们在南海失去的将会更多!”

“笑话。为了建立航母编队,我们承担了多大的压力?进行了多少次谈判?又做出了多少让步?正是因为航母编队在南海的出现,东南亚国家越发倒向星条旗,你知道……”

“两位,让我们走回正题好吗?”领导人有些头疼的说。随着他们的争论,其他人也开始激烈的争执起来。这种争论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事实上,从二十一世界的第一个年头开始,军方的这种鹰派思潮就已经广泛出现了。随着华夏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这种思潮的呼声也越来越大,甚至开始在主流媒体上出现。

《我们应当承担怎样的大国责任?》

这篇造成了重大影响的文章的主要执笔人之一正是眼前的军方大佬古青山,这也让他迅速拥有了一大批少壮派的支持者,随后开始在公开场合多次表明这种态度。即华夏应当结束躲在露西亚背后,韬光养晦、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主动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尤其是在亚洲更应当表现出大国的气度,获得应有的国际地位。这种思想引起了星条旗、霓虹等国的强烈不满和抗议,但却很好的迎合了当前普通国民,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想法,渐渐形成了一股巨大的无法忽视的政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