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事件的发生,终于让大家彻底对国产操作系统失望,其中也包括当时身为程序员的项斌。受这件事刺激,项斌还参加了网络上一个操作系统开发小组,进行过这方面的底层开发,可惜的是,这个小组内部最终出现了问题,项目刚开了个头就夭折了。
实际上,中国是有很多业余操作系统爱好者的,他们都在各自地进行着这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尝试,不过由于资料的缺失和条件的制约,他们通常停留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上,编出来的系统,最多也就实现了一些简单的功能,类似于dos操作系统。
中国不是没有人才,但缺少的只是一个施展他们才智的舞台。
许毅回到这里之后,就曾经动过开发中国自己的操作系统的心思。不过最终还是没有着手进行。一来是因为他当时还有别的事情,自己的“温饱”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令外的原因是他那个时候并没有什么号召力,就算提出一个这样的项目,估计也没有多少人会理。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持也是重要一个原因,当初他们那个小组就是因为太业余,成员都还有其他的主要工作这才导致后来主要成员离开,项目夭折。
可以说,编写自己的操作系统是许毅一直的一个心愿,所以他才会花那么多时间去研究操作系统,所以他才会注意和发现这么多系统漏洞。这点和他成为一个超级黑客有着必然的联系。
lux确实是一款不错的操作系统,因为其开源特性得到了很多专业人士的支持,但是它在推广方面做得并不好,界面也不够友好,相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操作不够傻瓜,所以这么长时间来,一直被微软的s系统压制得抬不起头来。
在易用性方面,许毅还是非常推崇微软的s系统的,微软在这方面做得无疑是最好的,界面非常友好,操作也简明,就算是刚开始什么不懂的菜鸟,凭借自己的小聪明也能在短时间内使用得很顺畅。s在图形化方面的成就是lux系统所不能比拟的,它在设计的时候,完全是站在用户的角度考虑问题,这点非常值得借鉴。
不过对于专业人士来说,实际上使用lux的效率比s还要高,有时候他们直接使用命令行执行命令比用鼠标去点击图标要快上很多,因为在lux中,shell中的命令功能都是非常强大的。另外,最吸引人的,还是他们可以自己定制自己的操作系统。
尽管许毅很喜欢lux,但是他最终还是没有给lux提供跨时代的关键代码,这点完全是他出于自己的私心,因为lux发展太快,可能对他以后要着手开发的系统很不利。在卖给微软系统漏洞的时候,他也基于这个原因考虑过,不过那些漏洞对微软的内核推动作用不大,只是一些他们没注意到的安全缺陷而已,并不影响s系统的大跨步前进。
现在,s98出现了,许毅在考虑自己的这个计划是不是该执行了。但是最近他沉迷于研究人工智能,沉迷于自己建立的那套全新的人工智能理论体系中不能自拔,并没有多少精力花在这个上面。
说起许毅现在正在渐渐完善的人工智能理论,他现在还真有点小郁闷,因为这些研究还只是停留在理论上,还不能进行实践。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个理论实际上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剩下地基没有打好。他的这套理论的建立过程本身就违反了理论体系建立的通常规律。一般的理论体系的建立,往往是首先假设几条永远正确的公理,然后在这些公理的基础上进行发散,推导出一系列衍生的推论或定理。也就是说,它们的建立过程遵循一个从下到上的过程。但是许毅的这个理论体系所经历的却是一个从上到下的过程,即许毅首先提出了上层的一些假设,然后逐渐往下反推,寻找最底层的支撑公理。不过令许毅感到欣慰的是,他的研究暂时还没有遇到什么大的阻碍,一直在往下面进行着,到达最底部只是时间问题。
第182章 操作系统计划(下)
许毅并不打算编写基于lux核心代码的操作系统,因为他认为,虽然lux遵循gl开源协议,但实际上是存在隐蔽的知识产权陷阱的。实际上,lux的原作者ltorvalds始终都没有放弃对核心程序版权的要求,也就是说,只要l愿意,他可以在任何时间收回lux的开放协议,将其重新变为独家的专利。或者,他完全有自由随时修正软件的许可证条款,将一些限制写入协议中,事实上l将lux转向gl协议也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这里,很明显地存在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有朝一日,l将操作系统的内核重新封闭起来,那基于那个核心的所有软件产业都得摔上一个大跟头。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仔细分析,lux核心的一部分被判定存在侵权的可能性的确存在。事实上,lux的代码侵权具有多种潜在的可能性,而且lux的开发机制和代码审核流程并不像自从问世起就遭受版权问题磨练的freebsd等开放源代码操作系统那样严谨。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最可靠的还是自己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