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页

时间是具有速度的,这是沈教授提出的观点。许毅看到这里疑惑不已,时间有速度吗?他查了一下爱因斯坦的有关理论,确实,时间是有速度的,不过“时间的计量是相对于体验时间的实体来说的”。许毅想再深入思考,但是他突然想起,这不是理论物理学方面的内容吗?研究人工智能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带着疑惑,许毅再看了下去。

“从进化的角度来看,时间是在加速的,而且是在按照指数加速……”从地球形成到分子结构的诞生,再到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越往高级,中间所需的时间就越短。dna出现之后,这种速度提升就更加明显,因为dna具有遗传能力,这种能力引导并记录着生物的进化发展历程。

“这个时候,生物进化已经设计出一台数字计算机,以dna为记录数据的存储介质使得更复杂的进化实验得以进行……地球花了几十亿年时间的进化才设计出第一个单细胞生物,随后的高等生物的进化却只花了几亿年的时间,进化的步伐明显地加快了……”

原来前面的叙述是为了后面的观点做铺垫,许毅恍然。同时,他对沈教授所提出的生物本身就是一台数字计算机这个观点也是非常感兴趣的,以dna为存储介质,这点和以后的“生物计算机”有些类似。虽然dna只有简单的几个碱基,但它们相互组合起来能够存储的信息却是海量的,这方面的发展绝对有着很大的潜力!

“难道沈教授偏向于生物计算机?”许毅这样想道。

然而,沈教授在后面却没有替起生物计算机的任何一个字,许毅又看到了一个令他惊奇万分却又觉得合情合理的观点——技术,是另一种进化!

以人类的发展作为实证,沈教授提出了这个观点。

在生物进化的早期,可以认为dna就是技术,它直接推动了进化的进程。如果人类没有出现,一直按照自然的发展这样下去,n年之后,肯定会出现另外一种智慧生物。然而这个时候人类出现了,他们几乎抛弃了“dna”这种技术的进化速度,因为它的速度实在是太慢了,慢到不能忍受。于是,人类开始自己创造“技术”——制造和使用工具、记录各种经验……dna的存储功能最后被人类用文字替代了!于是,人类的进化向前迈了一大步,以后的进化历程直接以“万年”为单位计算了。

进化的原始动力是技术,许毅不得不承认,自己已经被说服了,沈教授的观点很有道理。比如人类和大猩猩的dna的相似程度达到978,可是文明程度截然不同。

这些观点许毅以前都没有看到过,更没有去思考过。他已经分不清这些是生物问题还是哲学问题了,以许毅现在的水平好像还没有达到这个高度,整天来思考这些问题。

在这本书的最后,沈教授最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计算机正是这样一种技术,在很多方面,计算机都超过了人脑,最终技术本身也将创造出更新的技术,人工智能必将出现,这是进化的必然结果。

“我们走在了自己的前面。”沈教授最后说道。根据他在书中列举的数据,二十年之后,超过人脑计算能力的计算机就会出现。

这是一本纯理论的书籍,在书中没有谈到任何技术问题,有的只是设想,推理,论证,但是他给许毅带来的震动却是难以估量的。许毅知道,自己也许在技术方面比较厉害,但在思想层面上和那些教授比起来相差得实在是太远了,不在一个层面上。他第一次开始了自省,开始从一个较高的位置上来看待问题。

“看来我的思想觉悟应该再提高那么一点点。”许毅对自己说。说实话,他来学习技术,还根本没有什么具体的目的,只是本能地想要学习而已,感觉到自己的不足,于是他便来了。学习了这些知识之后到底要干什么?他还真没具体想过。

看了这本书,许毅感觉到另外一个世界的大门向自己敞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