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页

更何况魏源又安排了不少静海电视台的记者在外面,就算一个老外律师,又能怎样,难道还能比得上电视台的威力?

而且空穴来风,未必无因。

魏源让张胜在市级电视台的新闻频道和当地报纸都给登上了不少的版面,再加上现在网络特别发达,各种门户网站和论坛的浏览人数也是达到一个非常夸张的地步。

甚至只要你上了自己的企鹅号,都可以很容易就弹出信息,所以说信息发达的今天,这里看到过新闻的人肯定不少。

对于魏源置疑这家药品加工厂,在徐峰的指导之下,在静海周边各大药品加工厂里下定单,主要就是订购各种冲剂和胶囊状态的药物,再送到工厂二度加工。

不说别的,光是这个部分,徐峰就已经做得让人生疑了,因为第一他不像蓝海集团那种自产自销,自己同时拥有连锁药店的。

第二如果他只是一个单纯的中间商的话,那么他的工厂又是做何用处的?

从曝光的信息之中,魏源首先就总结出这一点,已经让人不由得联想到徐峰的做法跟传统的做生意手法,明显是背道而驰的。

再加上魏源找到了不少因为服用了粉罂粟而上瘾的患者,当然这些粉罂粟主要是夹杂在各种药物里面,而这些药物的出产地,矛头直接就指向徐峰。

综合各种情况来看,其实明眼人已经看出其中必有猫腻,可是之所以有些人在这个时候动摇,估计也是觉得自己的围剿起了效果。

到了这个地步,他们当然不会天真的认为徐峰的工厂里面货仓堆放的那些药物真的一点问题都没有,如果想这点也想不通的话,那么他们也就真的在商场混迹了这么多年全都混到狗肚子里去了。

但是他们正是知道自己的围剿起了威慑效果,又相信徐峰的工厂那些药物肯定是有问题的,所以在徐峰找了戴维斯过来之后,在谈清还货款的时候,他们又有另外的想法。

很简单他们觉得徐峰认输了,觉得如果自己卖他这个人情,大事化小,顺利让他渡过这个难关的话,徐峰应该懂得回报一下,清还货款。

可是他们却不知道,自己其实是在与虎谋皮,在徐峰和沈青衣这种人眼里,任何人情都是狗屁,他们就像农夫与蛇的故事里的那条蛇,就算你真的救他一命,只要有利益可谋,他依旧会反咬你一口!

这个时候其实在场的人就如同魏源所说的一般,每个人心里其实都跟明镜一样,只是各坏心计,有的想的是怎样在这件事揭露之后,可以保住自己公司的名声和招牌不受影响。

这些人基本都是在制药行业有些年代,稍微的成就比较大,公司比较有名气,自然除了钱财之外,还得想一下自己经营多年的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