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包括半自动化和全自动化,主要的区别还是在效率和资金上面的区别,虽然这种自动化的机器需要的成本是很高的,但是依旧有不少人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其次一些销售自动化机器的产家和分销商也开始跟上潮流,采用首付加上分期付款制度,搞得好象买房子一样夸张,不过一个类似谢戈这样的加工厂,单纯将所有机器升级化,所需要的资金,可不比买房子便宜。
由于资金不足,就算想要置换机器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完全办到,单纯是所有机器的首付,已经让魏源感到很吃力了,尽管他现在手头上也有几百万。
因为单纯置换机器还不行,魏源和谢戈在商议之后,继续原来的制造新药计划,而且用的是非常专业化的方式。
首先魏源在落霞山附近租用了一块地,建立了一个药品研究所,这就花上不少钱。
何况单纯就算有了配方,有了地方,还是不够。
为此魏源找上了秦洛院士,也就是他给张胜母亲治病那一次遭遇到的那个老学究,静海市中医药学院的副院长。
在秦洛院士的介绍之下,他找到了一个长年研究西药的专家,然后又从杨颖那里得知紫衣阁里头之前有一名制药长老,很早就离开紫衣阁,在外行医。
费尽周折,魏源才找到这位制药长老,老人家早已经是儿孙满堂,家中面临着困境,小儿子混得不如意,买不上房,想娶媳妇都有些勉强,大儿子虽然结婚生子,但是也面临着各式各样的问题。
老婆生了病,治不起,儿子考上大学,上不起,房子被强拆,住不起。
这种都市里很多家庭都可能面临的问题,老人家全部都赶上了,只能说现在这种事情太具有普遍性了,于是在魏源钞票加诚意的感动之下,老人家终于答应重出江湖,为魏源所用。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将一切计划都做好之后,魏源自然得安排下去执行,这一点倒不是问题,在他跟谢戈的商议之下,一切进行得井井有条。
但是慢慢的真正的问题浮出水面了,就是钱银不足,虽然魏源和谢戈都有不少存款,但是面临着一个这么大的工程,一下子就抓襟见肘。
这时魏源才知道,想要自己去干一件事情,真正干一番事业,真正置办一个企业,除了需要很大的精力之外,更重要的是需要很多钱。
魏源这才明白徐峰非常执迷于利用各种旁门左道去赚钱,因为实在那样子的话,钱来得太快,也来得太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