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页

李伉在规划中描绘了一幅让任何人看了都会怦然心动的宏伟蓝图,而这个蓝图并不是纸上谈兵,从李伉极其简练的语言中,林卫东看得出来,这幅宏伟蓝图的可操作性非常强,只要按照李伉在规划中提出的步骤进行操作,这幅宏伟蓝图必将在不久的将来在商阳成为现实。

大约十几分钟,林卫东已经大致浏览了一遍,他放下规划稿看了看坐在他面前的一脸谦恭的李伉,越发觉得自己这个准女婿深不可测了,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对李伉说:“规划稿写的不错,也符合市里未来的发展规划,而且不是纸上谈兵,只是我有几个问题。”

“您请说。”李伉做出一副知无不言的姿态,示意林卫东提问,他早料到林卫东会有疑问。

“你的规划稿里用了很多国外的成功案例,还提供了很详细的数据,我想知道这些数据的来源,它们是否准确?”林卫东说道。

李伉刚要回答,林卫东摆了摆手阻止了他接着问道:“另一个问题是我看到你在规划里多次提到了网络这个概念,却没有做出更加详细的解释,可能会是评审委会的专家感到困惑,类似这样的概念还有很多,比如信息时代,信息化楼宇,因特网这些概念,我认为你应该用一种更加通俗的语言把这些概念描述出来,让人看起来一目了然才行。”

“规划稿里的案例和数据都来自于国外城市发展政府报告以及一些科研机构的调查报告,我可以保证它们是准确无误的。”李伉对这个问题已有心理准备,这些数据他都是让雷君在美国帮他搜集并通过邮件发过来的,当然他不能和林卫东这样说,因为在中国未连入国际互联网的情况下他如果能通过互联网得到这些信息,那么他联网的途径就足以使人浮想联翩了,当然他也有所准备,这时候雷军通过航空快递给他寄过来的材料已经在路上,估计再有两三天他就能拿到了。

“规划稿里的那些概念都是计算机业内的专业术语,为了保证规划稿的篇幅我没有作出解释,如果您认为有解释的必要的话我会专门写一个名词解释作为附件放到规划稿的后面。”第二个问题李伉却是疏忽了,林卫东提到了他在想起来这时候才是1993年初,国内还没有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后世经过网络时代洗礼后妇孺皆知的这些名词这个时候还不为大众所熟悉。

“嗯,其他的没什么了,稿件你可以留在我这里,我在再仔细看看,有问题找你,三月一号开始报名,你到时不要忘了,没事你可以回去了。”林卫东叮嘱了一句,示意李伉可以离开了。

第095章 陈妍的生日

第二天上午,李伉到兵营找到了马卓阳。马卓阳已经知道了李伉遭遇刺杀的事情,他和李伉同样怀疑这件事情是邹施凯所为,李伉在云南向他报告了邹施凯的行踪后,破军和七杀奉命连夜赶往了蓝江镇,却扑了个空,邹施凯已经从蓝江镇离开,通过中缅边境进入了缅甸境内,现在破军和七杀在缅甸对邹施凯的追捕还没有结果。

这样的结果让李伉有些后悔当初的大意,早知如此,在蓝江镇的时候就应该先把邹施凯制服,然后再通知马卓阳过去拿人,否则也不至于邹施凯逃窜,他几乎可以肯定昨天晚上刺杀他的杀手是邹施凯为了报复他而雇佣的了。

现在邹施凯跑到了缅甸,抓捕他的难度更大了,李伉却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破军和七杀身上,原本阿武他是想留在云南暗中保护谭天林一家,这么长时间没见到汉帮的动静,估计那里暂时应该不会有什么事情发生,所以他昨天给阿武打了电话,让他到香港忠义帮那里借些人过来保护他的家人,至于用什么名义过来,就让阿武自己想办法了,但是在阿武带人来到商阳之前,他却不敢大意,昨天晚上已经和赵东梁说了他的担心,赵东梁也表示会派当地的警力保护他的家人,并向李伉立了军令状,保证此类事件绝不会再次发生,虽然李伉对华夏警察的执行力表示怀疑,但是他不是神仙,也不会什么分身术,做不到一天二十四小时保护自己的家人,所以目前也只能依靠警察了。

如果说他对邹施凯最初的恶感来源于他诱使邵家华走上了不归路,经历了刺杀事件后他对邹施凯和他所属的间谍组织的恶感已经达到了一个极限,如果能让他再次遇到邹施凯,他会毫不犹豫的把他抓住,然后再通过马卓阳通知飞鹰组织前来提人,但是世界上没有后悔药,也不可能事事都有重来的机会,所以邹施凯仍然逍遥法外,在缅甸或东南亚的某个国家安然无恙的到处活动着,而他却要时刻为自己家人担心。

询问完邹施凯的事情后,李伉又提出了向马卓阳学习先天之术的要求,马卓阳让他晚上到他家里找他,到时候会交给他一些东西。

一切事情结束后,李伉走出了马卓阳的办公室,却迎头碰到了杨虎,杨虎看到李伉十分高兴,拍着他的肩膀让李伉等他一下,他则迅速跑到马卓阳办公室去了,十分钟后,杨虎从办公室走了出来,揽着李伉的肩膀进了特侦大队训练场。

特战大队的战友们看到李伉十分兴奋,纷纷放下了手里的训练围了上来,但是被杨虎一瞪眼吓得一哄而散,逗得李伉呵呵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