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页

想问问吧?偏偏那老头此时却闭上了眼睛,站在那里一副闭目养神的样子,两人只好把疑问的眼神放到了曹虹身上。

曹虹上前仔细端详了一番,有些激动地对老人道,“老人家,您做的是梅花糕吧?”

老人眼睛一睁,混浊的眼中忽然露出精光,笑道,“不简单,不简单,你居然认识梅花糕,尝尝吧!我可是有十多年没做这梅花糕了,不知道这手艺退化没有。”

曹虹拿起了一块梅花糕,先轻轻咬了一口,梅花糕的最上层是薄薄的一层融合后的焦糖,覆盖着红枣、瓜子仁、花生米、核桃仁、葡萄干、蜜枣等辅料,咬上去,外壳香香的又稍微有些柔韧,说不出来的滋味回绕在舌尖。

再咬一口,吃到里面的馅心,那是赤豆沙,柔和的细沙滑过喉头,甜甜浓浓,连心头也暖和起来。

曹虹慢慢地,一口一口吃完手中的梅花糕,好象是在吃什么极其珍贵的东西,眼眶不知什么时候湿润了起来,悄悄用手擦了擦,对小老头道,“我小时候喜欢吃甜食,妈妈经常给我买梅花糕给我吃,您做的梅花糕让我想起了妈妈,想起了童年时的情景,希望你能够继续做这种好吃的小吃,让更多人都吃得到。”

小老头若有深意地看了曹虹一眼,低头看了着自己做的梅花糕,自嘲地叹道,“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吃肯德基麦当劳,哪里还会到我们这种小吃店去吃这些传统的上海小吃呢?就算我想做,也卖不掉啊!”

曹虹笑了笑,“这个您不用担心,我保证会有人来您店里吃梅花糕的。”

对她来说,在美食杂志写篇短评那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象梅花糕这种濒临面绝的上海小吃,正是她写作的极好素材。

有了杂志做为媒介,那些探宝小队肯定会蜂拥而来,这小老头的生意不火也难啊!

第一组的小吃全部尝遍,三位评审回到了评审席。

经过短暂的讨论后,第一组前三名的名单马上出炉,出乎大家意料之外的是,前三名分别是“田林火锅城”、“杨阿姨水饺店”和“老张糕点铺”。

虽然李局长对蟹壳黄的成本颇有微词,但是这毕竟是美食比赛,事先没有规定必须把成本限制在多少以内,而这蟹壳黄也确实有其独到之处,相对而言,比其他店铺的小吃要高上一筹,在其他两位评审的力挺下,田林火锅城出线。

“福旺面馆”果然被淘汰了。

福旺面馆的吴老板觉得面子上下不去,狠狠地骂了手下厨师一顿后,不想在这里久留,丢人现眼,带着三名厨师灰溜溜地走了。

火锅楼的杨老板脑子极是灵活,那些店铺做出来的多余小吃,被他用抽签的方式,让被抽中的现场客人品尝,现场气氛一下子热闹起来。

被抽中的客人吃得眉开眼笑,而没有被抽中的客人则是馋虫满肚,只好寄希望于下一场比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