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楚天舒一时被问住了,不知道伊海涛是什么意思,不太敢发表意见。

“怕什么?又没有外人,不好说也可以说说看嘛。”伊海涛似乎很有闲心,非要楚天舒说说看法。

楚天舒迟疑了一下,还是开口道:“老师,我谈谈感受吧。刚才在外面看见郭书记,不知道为什么就感觉有点悲凉。我想,谁都会有淡出政坛的这一天吧。”

伊海涛重重地点点头,轻叹了口气,感慨地说:“是啊。他要求也不高,希望能到政协当个副职过渡几年。鸿泽书记话说得也很实在,他说,并不是贪图什么官位,只是就这么不明不白的下去了,大家会怎么看他呀。”

树要皮,人要脸,老同志尤其看重这一点。

郭鸿泽的担心不无道理,他这几天翻来覆去睡不着,脑子里白天黑夜都在想:朱敏文犯了错误下了台那是他咎由自取,罪有应得,我的副书记稀里糊涂地就被免了,这算怎么回事呢?大家是不是以为我也跟着犯了错误?今后在下属、亲属们面前还怎么挺胸抬头地做人?

郭鸿泽有他的忧虑,伊海涛也有他自己的难处。

当前形势下,伊海涛所拥有的一把手权力还暂时停留在纸面上,要想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体现出一把手的权威,仅有一纸任命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能把执政方略乃至个人的主观意志贯彻落实下去,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一把手。

此前,朱敏文、唐逸夫和郭鸿泽在青原经营多年,各自形成了一定的势力范围,朱敏文的最强,唐逸夫的次之,郭鸿泽也有一定的分量,而伊海涛作为外来户,可依靠的中坚力量屈指可数。

实际上,朱敏文的前任书记郭子春就是被朱敏文联合这三股势力将其架空,最后丧失了权威,失去了省委的信任,被迫主动请求调离,原本处于上升通道的仕途也就此戛然而止,朱敏文这才顺利上位。

伊海涛的市委书记本身就来得十分的艰难和惊险,如果不能迅速确立自己的权威和地位,完全有可能会被唐逸夫架空,重蹈郭子春的覆辙。

第768章 重要信息

伊海涛在青原没有主持过党政大局,人脉的积累几乎是在市委组织部考察市长人选时由楚天舒出面拉拢了部分骑墙派。

而当时朱敏文为了贯彻省委的意图,还没有与唐逸夫同流合污,对伊海涛给予了有保留的支持,同时,郭鸿泽没有彻底死心,他手中掌握的资源并没有分流,这才使得伊海涛在考察测评时形成了对唐逸夫的微弱优势。

可是,骑墙派是最靠不住的。当伊海涛失去了市长候选资格之后,他们的一部分人又转而投向了唐逸夫,另一部分与朱敏文和郭鸿泽的势力一起成为了观望派。

也就是说,伊海涛考察测评时形成的微弱优势早已荡然无存,当前形势下单凭自身现有的实力根本无法与唐逸夫相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