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车如果换了车标,人家一准会说那车就是捷达,而且里面的配置和做工,就不用说了,只能用三个字来形容,稀巴烂。
可是就那么一个坑爹货,人家还敢叫价十五万以上,现在在看看晨华骏捷,你还能说啥?
恐怕,出了感谢晨华汽车之外,你真的没啥其他的话可以说了。
而台上的王忠发,这时候攥着发言稿的手,也从最开始攥的发白,青筋凸起的状态中,慢慢的放松了下来。
他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气,万幸他所想象的最坏的状况没有发生,没有口哨声,也没有喝骂声,也没有嘲笑声,反而是一片弹冠相庆的声音,这让他如何能不高兴,如何能不感觉到如释重负?
要知道,在推出这款产品之前,在晨华骏捷的定价问题上,他们公司内部 是开了很长时间的会议,关于定价机制的问题,大家一直是在争论。
大部分的人认为,作为一款刚刚上市,之前一点名气,底蕴都没有的国产车,价格绝对是决定他命运的关键,所以这款车的价格,绝对不能定的太高,应该定在十五万一下,十二三万,也就差不多了。
当时作为公司董事长的李逸帆,也全程参与了定价的会议,并且在会上和大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因为他并不同意这样的定价机制。
其实这并不是因为他很黑心,贪财或者怎么着。
这要是在韩国,或者日本那样的国家,李逸帆绝对会支持那样的低定价的定价机制,因为谁都知道,如果采用那样的定价机制,你完全可以靠价格大战,把那些竞争对手,全都给碾死。
而且还能让老百姓得到实惠,自己还能落得一个好名声。
可是李逸帆却并没有同意,这个被大多数人所认同的观点,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这里是华国,而且还涉及到华国消费者那不得不承认的劣根性。
尽管自己也是华国人,可是李逸帆却不能不承认这一点,现在这个年代,对于华国人来说,还是汽车文化刚刚开始普及的年代,很多人并不真正的了解汽车,甚至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一款车的好坏到底体现在哪里。
这年头的人买车,有很多并不是为了使用的目的而去的,更多的是为了面子,为了车头上挂的那个车标。
在华国这样一个等级观念如此强的社会里,很多人尤其是非体制内的人士,之所以买车,只不过是为了一种心里满足,为了区别于普通劳苦大众的心里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