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杨倒是乐呵呵的答应了,李逸帆也就没多想,不过在临走之前,他还是给老杨留下了第一笔一年的三千万的开销,老杨给他做了保证,这笔钱,其中最起码有两千万是要花在足球学校的孩子们身上的,至于剩下的一千万,才是他办学的经费。
现在已经有几个月过去了,也不知道这老杨把这学校折腾的咋样了,所以李逸帆想要过去看看。
他最先去的就是位于省城的这家足球学校,这家足球学校的根底很不错,杨玉河专门给他批得地方。
其实就是在城北区的一个工人文化宫,这里因为经营不善,早就已经倒闭了,作为区里的产物,一直荒废在哪里。
和南方的诸多经济发达的省会不一样,这些年来,因为省城重工业产业破产倒闭了很多,造成工作就业机会大幅度降低,导致了大批的人口外流,而成为人口流出大市。
所以省城的房价一直不高,也不缺地,这样的情况,即便是全国都在为房地产而疯狂之后的最初几年,都是这样的情况,一直要等到2008年,国家砸下来四万亿之后,省城的房价才攀升了起来,在那之前,省城的房价一直是处于趴窝的状态的。
像这样废弃的工人文化宫,在省城有很多,占地面的都不小,属于市里的文化单位,可是这几年来,省里的文化单位,都没心思来经营这些地方。
本来工人就越来越少,上面的拨款也不多,再加上这里的地理位置也不算很好,没有什么太好的商业价值,就算他们想要经营,也根本没有经营点。
几年下来,这个工人文化宫是连年亏损的状态,分管的文化单位,甚至连翻新维护的钱都不愿意拿。
现在在杨玉河的示意下,把这里贱价处理给了李逸帆,那个文化单位可是乐不得的甩掉这样一个大包袱。
而李逸帆对这地方,也还很满意,这工人文化宫,以前是属于省城第一机车厂的,那是个造火车头的单位。
后来几经改制,那个单位因为经营不善,被滨城的北车和吉省春城的机车厂给分了,单位老摊子就甩给了省城政府,省政府又把这些地盘分了分,最后这个文化宫,才分到了那个文化单位的手里。
这里面积很大,前面有一个大院子,后面是前苏联式的一个老式的礼堂式建筑,灰色的水泥外墙,年龄有几十年了,但是因为那时候的人用料很实在,所以这幢老楼尽管年龄不小,可是却还很结实。
后面还有一个很大的院子,以前是机车厂的放材料的地方,现在成了他们的私人地方,倒是很适合改成足球训练场。
虽然面积没有滨城的那个足校的大,但是在省城来说,这里的规模可绝对不小。
李逸帆到这里的时候,这里正在进行紧张的改装过程,后面有人在平整土地,然后打算在上面铺设草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