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8页

甚至有懂行的人都知道,国内所谓的能生产液晶显示器,但是其实里面有超过百分之就是的元器件几乎全部是进口的。

如果有一天国内要是切断了进出口的贸易,那么国内可以说就连一张液晶屏幕都生产不出来。

生产一款液晶屏幕,其中百分之八十的成本是用在液晶面板上的,而在液晶面板里又有百分之七十的成本是用在磊晶,以及电控芯片的制作的。

而在这两方面,咱们国内则是完全不具备这样的技术和设备,甚至别说这些高精尖的东西了。

就是制造液晶面板,最粗浅的玻璃基板,咱们都造不出来。

一款合格的液晶玻璃基板,需要零点七毫米厚,而且还不能有瑕疵,透光性要绝对的好,以目前国内的玻璃制造工艺而言,这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还好李逸帆从日本人的手里搞到了技术,这样一来,就这么一款最急促的玻璃板的问题才算是得到了解决,可是想要生产一套完成的液晶显示器,光是有这么一个玻璃基板还是不够的。

你要需要有偏光片,滤光片,io膜等等东西,而这些每一个对于国内的生产技术来说,都是一个相当大的难度挑战。

这些点点难点叠加到一起,就成了国内液晶屏技术难以逾越的难关,十几年之后,液晶屏的生产流程和技术已经都不再是什么秘密了,可是这些东西咱们却依旧都不能制造的出来,这就不能不说是一个杯具了。

可是作为一个过来人,李逸帆是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在自己身上的。

第1388章 面板

之前花了那么大的力气,从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搞来的资料是干什么的,不就是为了应对这样的问题的吗?

虽然这些技术和资料,有些因为后期投入断掉的关系,所以还有些缺陷,可是李逸帆回头可是把这些重点问题都给指了出来,然后砸下去不少钱给钱德志他们搞研究的。

之前他问钱德志,到底搞得怎么样了,其实问的就是那些没有解决的技术难点,解决了没有。

钱德志告诉他已经解决了,那就好办,只要解决了,李逸帆就打算拿去申请专利的,不光是在国内,在美国,欧洲,日本都要申请专利。

反正现在美国和欧洲,自己干脆就不生产液晶屏幕,就算生产也是生产最高端的那种,而且走的路子也和日本人一样,就是等离子技术为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