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4页

尽管他们的双离合变速器也很快就暴露出了相当大的问题,但是他们却一直在这个方向上坚持,没有退缩。

而后来美国人也加入了进来,后来是日本人都开始纷纷开发双离合变速器,而双离合变速器一时间也成为了市场上被说起最多,应用研发也最多的一种变速器。

最后经过多次的改进,这款变速器原来的毛病就是在不断的减少,而这里面做出最大贡献的就是美国的福特。

以前大众搞得双离合变速器,是把电控单元放到变速箱壳体内部,但是他们忽略的情况就是,一旦车子要是进入了拥堵路段,当车子需要频繁换挡的时候,变速箱壳体内部稳固升高,会影响到电控单元的感触灵敏度,从而造成变速箱罢工的现象。

这个问题困扰了大众很多年,但是福特的工程师却另辟蹊径,他们的选择是直接将电控单元整合到一起,放到了变速箱壳体的外部,这样就大大的避免的大众所遇到的问题。

而这些就是李逸帆先知先觉的经验。

第1384章 态度决定一切

李逸帆的想法就是,如果周元超组建了一个双离合变速器的研发团队,那么自己就可以把自己的先知先觉,通过很多种渗透的办法,告诉他们。

让他们少走大众所走过的弯路,这样会让大家更好的提升效率,可是现在看来,他好像是吧事情想的太简单了。

毕竟无论干什么,人才是关键!

现在他们是什么都不缺,但是却最缺乏人,尤其是能够有独立思考能力,有创新能力,还有一定设计能力的工程师,这是他们现在最缺乏的。

“老周,我承认我之前是有些操之过急了,不过我这也是被市场上的环境给逼得。你也知道,咱们国内的汽车制造企业,尤其是像咱们这样的纯民营企业,在这个市场混到底有多困难。首先你要面对那几家国企的联合绞杀,他们会在各方面给你下绊子,经常是联合工信部给你推出一些规则来下绊子。要么就是暗地里在那边给你憋坏,不给你的新车开准生证。这些我虽然能摆平,可是也是要花很大的力气。另外一方面,现在国内地方保护思想非常严重,你的产品就算再好,但是想要在当地上市销售,如果你不是一汽,上汽那样的大型国企,像咱们这样的民企,那就相当的困难。”

李逸帆开始给周元超倒苦水,其实也是有演戏的性质。

周元超身上的压力很大,但是谁不是从压力大的时代过来的,你想要成功,那么你就必须得把压力转化成动力。

这周元超在李逸帆看来,还是在澳洲待得时间有点太长了,有点太自由散漫了。

所以必须要给他肩头上加点担子才行,让他更加有压力,他才能够更加的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