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9页

而且一来她对日本人没什么好感,二来就是她当设计师最初的时期,就是干这些工作的,当时老师布置给她的任务,就是模仿,并且从模仿中寻找灵感,寻找自己的方向。

而第三个原因,就是她最近的时间,真的很紧迫,如果要让她真的拿出一部分时间来专门设计这么一款微面,她恐怕真的未必有那个时间。

“还有,对于发动机的要求呢,不求大排量,这种微面你也知道,对自身重量的要求不大,只要把底盘做的高一些,适应国内的路况,保证良好的通过性就行。而且成本呢,尽量要往低了控制,总之呢是什么便宜,你给我用什么。发动机方面吗,就上10或者13的就行,这样的排量对于这样的微面来说足够了,毕竟主要针对的对象,就是城镇结合部的农民,他们一般也不怎么上高速,对速度的要求不算高。所以只要马力够,能够拉得动货,就成。至于变速器,咱们主打是五档手动变速器,如果高配的,咱们还有at!”

李逸帆把大概的要求和乌云说了一下,乌云一一记录了下来,当听到at变速器的时候,还忍不住问了一句。

“咱们什么时候还有这样的产品啦?”

“嘿嘿,这个你就别管了,总之我说有那就肯定有。”

这款at变速器可是来自于萨博的,而且还是不错的东西,不过李逸帆现在可不敢乱说。

第1371章 未来的主流发动机

李逸帆不愿意说,乌云也就不再问,不过根据她对眼前这个年轻人的了解,这家伙胆子大得出奇,他说有这样的技术,那这样的技术,多半就不是从什么好地方弄来的。

不过这倒也没什么,反正在国内的汽车研发环境就是这样,其实有很多技术,并不是老早就已经公开专利了,谁都可以研究的,就比如那4at变速器,还有at和cvt这样的变速器,这样的东西早就过了专利保护期了。

但是为什么国内却依旧不能生产制造,主要就是因为咱们的材料科学不过关,还有一点就是精加工技术不过关,所以咱们生产不出来那样的东西。

而李逸帆说他有办法,那就说明,他肯定是在材料还有精加工方面动了歪心思,对于这一点,乌云到并不反对。

这方面毕竟咱们比国外差的太多,如果真的要一步一步的跟着外国人的脚步,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追上,而如果用一点小轨迹,走一条近路,倒也无可厚非。

和乌云又商量了一些关于这微面的研发事宜之后,李逸帆就告辞离开了这家设计工作室,他最近的行程很紧密,在京城搞定了这些事情之后,他还要回晨华汽车去看看。

对于晨华汽车,他并不经常在哪里办公,但是关于这家公司他可是一直关注着的,虽然有王忠发在管理,也很让人放心,而且现在也上了轨道,但是毕竟这是一家在他心里地位非常高的公司,所以多加关注还是必须的。

他回到晨华汽车的时候,那些来晨华汽车采访的记者们已经都走的差不多了,他也没有去和那些记者们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