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3页

以前差什么,不就是差钱吗?一台车一年二十四小时不停的跑,你试试,光是试车员的薪水,还有油费,一年下来就上百万,这样坚持几年,有几个老板敢这样投入。

现在人家小李老板说了,钱管够,那还怕啥,老子敢组织一百五十个试车员,五十辆试验车,三班倒跑一年。

你们欧美工程师几十年的数据积累,老子一年就能给你搞定。

李逸帆哈哈一笑:“老梁,钱不是问题,可是你可不能那试车员的生命开玩笑,还有你们这些工程师,可是咱们公司的财富,你们也要注意身体。”

“李总,你就放心吧,我们身体可好着呢。”

一个二十多岁的工程师喊道,引来周围的人一阵大笑。

确实大家的身体不是问题,以前搞科研,就是差钱,不敢放开手脚,现在有个这么肯花钱的老板,那还怕啥?

新公司是欣欣向荣,大家也是憋住了劲,都想在最快的时间内,搞出成绩,来证明自己呢。

三大件都有了着落,李逸帆也算是松了口气,这个晨华汽车到了自己手上,初步算是稳下来了!

他接手的时候,中华汽车的研发已经是进行到了一半,现在有了他的资金注入,那就是事半功倍,剩下的就等一年之后见成果喽!

第1155章 人才培养体系和规章制度

拿下了晨华汽车之后,因为新工厂正在施工建设,所以李逸帆并没有让公司急着搬离原来的厂区。

不过现在的晨华厂属于停产状态,所有的工作人员,全都在进行重新的技术培训,王忠发重新设计了一全套的规章管理制度。

而李逸帆还专门从欧洲请来技师,来给工人们做培训。

所以工厂虽然停产,但是却依旧是一派繁忙,并没有出现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状况。

李逸帆通过海蒂从欧洲大众和其他的一些汽车制造厂商那里,专门请来的一些汽车生产制造技师,并且由他们来给国内的工人做培训,还制定了一套完成的生产工序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