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3页

直到现在这一刻,顾萍和他提起了这项技术,他一下子就感觉有如是醍醐灌顶一般的清醒了,别的暂且不说,光是说这3d打印技术,在汽车制造领域,所带来的变革,就值得自己对这项技术的重视。

这门技术如果下手的早,那么对于自己来说,就绝对是个大机遇,以前自己还在头疼,这工厂做大了之后,这机加工领域的难题。

毕竟想要搞汽车制造行业,就离不开精密加工这个领域。

而自己现在是从日本悄悄的搞来了一些机床,可是这些机床的数量,充其量也不过就是一百多台,虽然今后每年还要增加,可是数量却肯定跟不上自己需求的增长。

而等到西欧和德国,对咱们悄悄的放开精密加工领域的技术限制的时候,已经是十年之后了,而等到那时候,在靠着从西欧和德国引进加工中心,恐怕国内的汽车产业,早就已经被人家德国人和日本人给霸占的差不多了,哪还有自己的那一杯羹?

这汽车制造领域,需要紧密加工的地方,有那么几处地方,比如变速器的壳体,还有里面的高精密的液压阀,还有里面的电控拨叉,齿轮等等。

而发动机的缸体,缸盖也是如此,如果自己没记错的话,这些东西,十年之后,好像都能够用3d打印技术来生产了吧?

第1009章 3d技术对汽车领域的影响

现在的阶段,国内的汽车制造领域,尤其是自主车企不过才是刚刚起步而已,从现代化的汽车外形设计,再到内部的两大关键部件的制造,都猜刚刚开始。

作为一个过来人,纵观我国的汽车制造行业的起步,现在这个阶段,还是在处于一个引进技术模仿的阶段而已。

国内的几大国营汽车企业就不说了,十来年的和外国车企的合作下来,他们已经基本丧失了自主研发的动力和能力。

从外国直接的引进汽车的各大部件,然后回到国内来组装,在靠着国家的政策支持,拿到市场上去变卖,就能够获得巨额的利润,这样的环境下,谁还愿意加大力度去投入研发,去搞自主的创新呢?

而他们不但不自主创新,还对国内的很多民营自主的同行,进行无情的扼杀,就比如在民用乘用车的生产许可方面,他们就利用国营企业的背景,对民营企业进行了诸多的打压和限制。

一个奇瑞为了一个民用乘用车的许可,就不得不把自己的股份,白白的拿出一部分来给上汽,来换取一个生产许可,把自己主动的变身为一个国营企业,就已经注定了他在十年之后的没落。

而另外一家民营企业的吉利,则是为了这个准生证,上蹿下跳的折腾了七八年,才拿到了准生许可。

而在这段时间,这些合资企业,早就已经调整在华的营销策略,彻底的占领了国内的市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