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0页

99年的时候,他看到了国内家庭用车的市场前景,打算投资进入这个市场,于是他专门请了意大利的设计师团队,操刀帮他设计的中华车,还请来了保时捷的技师,专门过来帮忙调教了轿车的底盘参数,还从西欧一进了十几条现代化生产线,从日本引入了最先进的制模机,就打算是进入家庭乘用车领域是大干一场了。

可是他把一个小作坊似的工厂,折腾成全国第三的车企的能力,可是吓坏了上汽和一汽,而他现在又要进军到家庭乘用车领域来抢市场,可是一下子就得罪了这两个华国汽车业界的巨无霸,这就导致了他在发改委申请的家庭用车生产许可牌照,一批就是三年,可是还没有批下来,直到他被齐满天逼得败走麦城,也没能拿到那个牌照。

可怜那些生产线,和设计图纸,就硬生生的在他的工厂里躺了三年……

想想这个人一辈子的经历,真的是充满了传奇,而他最后的结局,有真的令人感觉是扼腕可惜不已。

上辈子的时候,当自己已经长大成人,成为一名社会吊丝,每天yy着能够开上一辆国产车的时候,看着那些国产品牌的发展史,了解过晨华汽车过去的辉煌的李逸帆,就曾经无数次的想到过,如果今天,杨荣要是还在晨华汽车的话,咱们国产自主品牌会发展成什么样?

只可惜那些只能是一些无厘头的空想罢了,看看那个时候的晨华汽车,自从杨荣被逼出走,哪里被国家接管之后,那个公司就迅速的成为了各路衙内们的乐园。

你方唱罢,我方登场,你搞几年,我搞几年,好好的一家车企,愣是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被折腾的只有出气,没有进气了。

最后只能靠着和宝马的合作,苟延残喘的活着,原本一家前景非常可观的国内自主车企,到那时候只能沦落为,一家专门给宝马生产贴牌车的组装车间,一想到这样的转变,所有华国的汽车从业者,都只能是感觉到一阵阵莫名的辛酸。

从光辉的顶点,到败走麦城这一步,只用了一年的时间,这里面就不能不提到那个至关重要的人物,齐满天了!

第903章 成也萧何

杨荣的成长,到发家,再到败亡的经历,如果非要总结一番的话,那么用这几个字来形容,则是在合适不过的了,那就是,成也萧何败萧何!

杨荣本身其实他并不是叫做杨荣,这个名字,是他后来在南方几经闯荡之后,认识到了金融资本的魔力之后,才给自己改的谐音命,意思就是仰慕金融资本的意思。

以至于后来,他在国内创下了莫大的名声,反而是让大家只知道他叫杨荣,至于他本人,到底叫什么,倒是没人记得了。

想当年刚刚从苏省的老家走出来的时候,他进入了部队,而那时候正好是国内和南方的某个小霸国家摩擦最厉害的时候。

他成了第一批上了前线的部队人员,而且很不幸,他在这场战争当中,并没能讨得什么好处,反而是受了重伤。

一度生命垂危,开膛破肚手术了一番,甚至脑袋也受到了很严重的伤害,但是万幸的是,他却没有因为这样严重的伤害而变成一位伤残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