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页

现在其他暂且不说,对于滨城的当政者而言,最为头疼的就是这两座城市之间的交通问题,旅港当初之所以被划分为军港,在海港方面有优势,在陆地上又是易守难攻的地理优势可是关键。

这易守难攻的特点,在战争年代是好事,但是在现在这样的和平年代可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想要经济发展,就必须要有现代化的物流水平,所以如何加强旅港和滨城的交通问题,就一直是让滨城的当政者们头疼的问题。

滨城距离旅港的距离只有三十多公里,可是中间多山,虽然开通了那么几条公路,可是却依旧不是很方便,尤其是对于两地之间的百姓出行而言,每次只能乘坐定点班车,不但价格不便宜,而且乘坐起来也不舒服,这已经是让很多老百姓抱怨的事情了。

如果要是效仿之前的连同银州和银沙滩那样建设一条轨道交通线路,确实是最好的办法,可是这样做来造价却非常的高,这不是目前的滨城市的财政可以承受的起的。

杨玉河看着面前笑眯眯的李逸帆,这小子既然敢和自己这样的提议,而看他现在的表情,就说明他肯定是有着自己的想法,也对这小子一向是以鬼点子多而著称,那就问问他,看看他有没有什么好主意!

第619章 物尽其用

“你这孩子,这点难道你杨叔叔想不到吗?你瞎咋呼什么?”

李立强一看杨玉河让李逸帆说的有点无言的架势,连忙跳出来帮杨玉河解围般的说道。

“诶!大哥,别这么说吗?逸帆之所以这么说也是为我好,其实我也一直在琢磨着这修通连接旅港和滨城之间的轨道交通线路的问题,可是兹事体大,而且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现在的轨道交通造价成本实在是太高,修一条连通北面开发区,保税区,和银沙滩旅游区的轨道交通,已经是咱们滨城市财政所能够承受的极限了,如果直接修这么一条贯通南北的大干线的话,总长将近一百公里,实在不是咱们现在的市财政所能够承受的,但是今天逸帆和我提起这一茬,看样子好像是应该有自己的想法,不如就让他说说,说不定他能够给我提个好点子呢。”

杨玉河笑眯眯的对李立强说道,他也知道李逸帆这小子鬼点子多,所以早就等着他呢。

李逸帆倒也没客气,直接就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其实他所说的方法也很简单,在十年之后,宾城市政府就是这么做的,他不过是借鉴了后人的一些经验而已。

“其实杨叔叔,既然这轨道交通造价这么高,咱们想要修建连通旅港的轨道交通,倒也并不一定非得要考虑到现代这种新型的轨道交通,就比如咱们市里现在运行的101有轨电车,是不是可以好好的利用一下呢?”

李逸帆的说法,顿时让杨玉河不由的感觉是眼前一亮,甚至突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滨城是一座历史不过短短百来年的城市,这座城市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甚至说不好听一点,还要感谢日俄两国,正是这两个国家当年为了争夺华国的东北,这才促进了这座城市的开埠。

当年正是这两个国家,承担了这座城市最早些年的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