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比如后世的格力空调的领导者们,他们原先是一家私企,后来有成了国企,而成了国企之后,却并没有因为性质的转变,而像其他的国企那样迅速的堕落下去。
就是因为他们采取了高薪养人的手段,比如企业的几个重要领导者,都会有公司一定比例的股份分红权,虽然没有股权,可是这分红权每年就能给这些领导者带去数千万的收入。
最后当那些领导者退位的时候,哪个不是身价上亿的亿万富翁?而那企业则是越做越大,最后在国内的空调制冷领域,人家甚至成了独霸一方的霸主。
而其他那些种种家电私企,等到后来有几家,有人家混得好的?
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啊,拿来就可以用的。
李逸帆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又和老爸说了一遍,而这时候李立强也渐渐的被李逸帆给说服了,觉得这小子说的还是很有些道理的。
第605章 巨额利润
“老爸,这一年多了,咱们家的银行账上现在有多少钱?”
李逸帆看到已经把该说的都说的差不多了,于是就又问了一嘴,这几年家里的生意一直都有盈利,不过因为家族产业一直在扩张的缘故,所以基本树赚多少花多少的局面,当时李逸帆也并没怎么在意。
可是今年的情况就是大不同了,尤其是姐夫经手的曙光建筑公司,这家公司可是给家里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从去年底开始,曙光建筑参与建设的诸多项目就已经完活了,其中以滨海广场为最,这个近两年来滨海市最大的市政工程,一经完工就立刻成了整个滨海市乃至是全省都最为耀眼的政绩项目。
而且这样一个号称亚洲第一大的滨海广场,对于滨海市这样一座以旅游为主导的城市来说,可以说是一个非常耀眼的光环。
围绕着这个广场项目,杨叔叔这几年就做了无数文章,比如今年开始举办的滨城啤酒文化节,还有在明年要召开的第一届滨海服装节等等文化项目,更是给滨城的旅游项目带来了更多的活力。
当然这些都是滨海广场给这座城市带来的好处,对于李家人来说,比这些更实际的是,光是这么一个项目,就给李家带来了三个多亿的收入。
而且还是刨除了各种费用之外的纯收入,这样的收益率可是绝对够惊人的,要知道整个滨海广场的建设工作,说实话都是非常的简单。
说白了就是简单的劈山,填海,平整土地而已,而李家在这份工程中,倒是靠着关系拿下了不少项目,而这些项目,其实比起盖大楼来说,要简单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