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明道:“这些话未必错,但必然不会这么简单。”
一边说着闲话,两人沿着大道向内走去。依着傅友的指点,一路到了镇抚使司衙门附近。就见离镇抚司不远,一间小房子,外面排着许多人。
傅友道:“就是这里了。现在报名的都是各地乡贡进士, 还有丢了告身的官员。这些人,官府大致都有名册了, 直接让他们来报名。我们这些人, 自然就没有消息。”
丘明道:“若是如此,我们怎么可能报上名?人家招的是读书人。”
傅友道:“我们也上过学校,难道不是读书人?尽管去,他们让报名的。昨天我去,管报名的人根本没问什么,就报上了。报了名,难道不让我们考试?考了试,总不会不让我们上学。”
丘明将信将疑,排到了队伍后面。到了自己,只是把名字、身份、籍贯、家世、父母登记上,便再没问什么,顺顺利利报上了名。虽然有些疑惑,回来之后还是很兴奋。
在襄阳城里转了一圈,丘明拉着傅友去饮酒,直到下午。
镇抚司客厅里,王宵猎看着沈遵。道:“关中一战,你立了大功,自该酬奖。你的功劳,我都记下了,以后必有奖赏。我们这里,不管是军队中做将领,还是衙门里面做官,都要学过才好。过两天襄阳城里的一个学校,是专门教像你们这些人,出来之后做官的。你先到那里学上一年半年,可好?”
沈遵拱手:“一切听镇抚安排。”
王宵猎笑道:“我的安排是一回事,规矩是一回事,你怎么想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我说清楚,我的安排不重要,你怎么想也不重要,必须合规矩,这才是最重要的。合了规矩,才能按你的想法,按我的安排做事。三者的顺序,第一是合规矩,第二是按你的想法,第三才是我怎么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