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读书的郎君听闻了这样的事情,亦是感叹,并以此事为题材写出了不少文章诗词。
这个时代的女子虽也讲究三从四德,却并没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年轻郎君们对于才女也很是推崇,在娶妻这件事上,普遍都以娶到一个优秀出色的妻子为荣。
因此他们对于那些穷人家不让女儿去上学的行为,大多都是持不认同的态度,对此有同情的有批判的,也有以此为切入点针砭时事的。
如此又过了几日,忽的这一日上午,坊间百姓口口相传,让各家各户赶紧带上自家小娘子前去女学报名。
道是那女学非但不要束脩学费,还免费发放书本笔墨,听闻每日里还管一餐中饭,乃是罗氏姊妹与城中一些富贵娘子合力出资,半文钱不要他们的,吃得还很好。
“且快些,那女学规制低,怕是收不了许多人。”
“我方才见着许多人正往那边赶。”
“那大街上,呼啦啦的。”
“快些快些,莫要去得晚了!”
“……”
有那还未听闻消息的小娘子,正挽着衣袖在家里洗衣做饭,忽见自家阿耶匆匆从外边回来,几步进了院子,拉上她就往外走。
女孩儿心中疑惑,她阿耶今日一早出去与人舂米,怎的这还未舂够半日,便匆匆跑回家来,拉着她这又是要去哪儿?
“阿耶,这是要去何处?”小小个子的女孩儿拼命迈着步子,勉强跟上她父亲的步伐。
“去女学,你走快些,晚了怕是赶不上。”她父亲抹抹额上的汗水,只管在前面开路,看那模样也是很着急。
“果真!果真要去女学?”女孩儿小跑几步,跑到她阿耶身旁,仰头问道。
“自然,我唬你作甚。”她阿耶回到。
一听这话,小娘子便十分高兴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