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鬼知道他去哪儿了!不用管他,他可比咱们对这儿熟悉多了,每年他几乎都要跑过来一两次。”保罗一听卡尔的名字,脸色立马就阴沉了下来,说话的语气也变得恶狠狠的。
“我说你们这叔侄俩可真有意思,能有多大的仇恨啊,怎么一提起来就和敌人一样?卡尔的事情我大概知道了,别误会啊,我不是故意刺探你们家的隐私,是凯蒂自己看出来的,她告诉我了。其实吧,这事儿放到现在也不算什么,放到你们美国更不算什么了,就算是布什总统,也不敢站出来明着说反对吧,你还操这个心干嘛啊,最后你也拦不住他,反而让他还恨你。”洪涛现在是越来越八卦了,居然打算劝解保罗家的私事。
“唉,我本来不想告诉你,让他去中国就是想让他换个环境,既然你都知道了,那就麻烦你在北京多帮我看着他点,少让他接触那些人,毕竟在中国这个还不是合理合法的。”保罗长叹了一声,看来他对自己家族的名声还是挺看重的,这种事情估计被他看成了家丑,不远被外人知道。
“我尽量吧……”洪涛本来想说北京也有不少这个群体,但是一想,干脆还是别刺激保罗了,卡尔都这么大人了,靠管肯定是管不住的,尤其是这方面的事情,这是一个精神层面的问题。
悉尼这个城市在地形上和纽约很像,也是建在一个河流的出海口,只不过是少了那个停电也要看书的娘们,多了一堆白色贝壳罢了。这条河叫做帕拉马塔河,悉尼市就坐落在这条河出海口的南北两岸边上,中间由一座大铁桥和一条海底隧道连接。
第六百五十四章 家家有本经
大桥北面的城区叫北城区,南面的城区叫中央商务区(cbd),至于悉尼到底有多少个城区,洪涛直到走也没搞明白,因为这里有多达38个行政划分区域,还有当地人按照习惯的划分,交错在一起就更乱了,和澳洲人的英语发音、单词一样乱。
“左边是海底隧道,右边就是悉尼港大桥,走隧道会快一点,走铁桥比较慢,你们想走那边?”保罗显然不是第一次来悉尼,因为他开车都不用gs导航,七拐八拐很准确的找到了上大铁桥的公路。
“上铁桥吧,隧道里啥都看不见,我们不赶时间。”艾琳选择了大桥。
这个悉尼港大桥就是一个大铁桥,和黄河大桥差不多,只不过悉尼港大桥是座单孔桥,也就是说在桥下面有没桥墩,跨度500多米,直接跨过了下面的杰克逊港。要是放在现在,可能设计建造起来不算太难,只要钱花够了就成,可是这座桥是在19世纪30年代建造的,按照当时的机械建造水平,应该还是很了不起的。
可是除了建造年代比较久远之外,洪涛也没觉出来这个大桥有什么可看的,南边的那个桥塔下面居然还卖票上去参观,傻子才上去呢!
大桥的左边倒是有个比较熟悉的景色可以看,白色的悉尼歌剧院。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人说它像风帆、有的人说它像花瓣,可是洪涛不管怎么看,总是觉得它像礁石上趴着的那些生蚝,每当海浪拍过来的时候,那些生蚝就会把贝壳立起来,模样和这个歌剧院一模一样。
“你们想去歌剧院里看看吗?如果想的话,我们就左转去海德公园。”保罗不光是个好司机,还是位好导游,每遇到一个知名的景点,必定会询问大家的意见,绝不自作主张。
“参观收费吗?”洪涛率先给出回应。
“应该是收吧,每人几十澳元吧,具体我也不清楚。”保罗很意外的回头的看了看洪涛,在他的习惯思维里,像洪涛这个身家的人,不应该会去在意几十澳元的门票吧。
“那就不去了,我对艺术没什么感觉,对了,凡是教堂、博物馆、美术馆之类的地方就都别去了,购物中心最好也别去,剩下还有什么有特色的地方吗?”洪涛根本不管保罗的眼神里到底有没有鄙视,掰着手指头把自己的意愿说了出来,至于艾琳和凯蒂的意见,就由他代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