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洪涛真算是切身体会到了意大利人的热情,除了bb夫妇之外,绝大多数人都不会说英语,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对洪涛三人的到来表示亲切的问候,他们也不管你听得懂听不懂,冲着你就是一顿说,当然在这之前还得抱一抱,贴贴脸,左脸完了右脸,右脸完了又左脸,好像不是一边一下。
意大利人有一个习惯洪涛非常腻歪,就是他们不管是聊天还是吵架,两只手总是不能闲着,总是要把手指做鸡爪子状举在身前,手心向上,手指随着他们的语速一会捏紧、一会放开,就像是两朵肉花。
如果光是一个人这样也就算了,你面前7、8个人都这样就有点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而且严重影响了大脑的注意力,你不知道是看和你说话人的眼睛好呢,还是盯着他的手。
“饺子,这里好像比你的外婆家还热闹吧,我很喜欢这种一大家子人都住在一起的感觉,他们之间的感情很亲密,说起什么来都这么兴奋。”潘也不懂意大利语,但是不妨碍她笑眯眯的搂着一个流着鼻涕的小孩享受这种时光。
“你这是光看到贼吃肉、没看到贼挨揍啊!好的时候当然好,一旦他们之间发生了矛盾,也很麻烦的。”洪涛没好意思和潘说这要是老头老太太一走,这些房产该归谁啊?到时候还不得打得跟热窑一样?
其实洪涛知道在欧美很多国家都是实行长子继承制,一般家产尤其是不动产或者家族企业,大多会由长子或者其中的一个儿子来单独继承,这样可以有效的保留家族的产业完整性,也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而家族中的其他子女从懂事那一天起,就知道这些家产最终不会属于自己,于是他们也就不去惦记了,该自己出去刨食吃就出去创业,该留在家里帮忙的也安心帮忙,没有什么非分之想。
在这一点上我们国家就不太一样了,尤其是解放以后,所谓的长子继承制作废了,人人都平等了,结果老头老太太一走,兄弟姐妹就跟这个房子遗产较上劲儿,你多点我少点吧,不能说家家兄弟反目,但是这种现象也是层出不穷。
另外中国的农村还流行另一种方式,就是分家,一旦儿子们成家了,就把所有的家产差不多平均这么一分,老头老太太跟着其中一家或者几家轮流赡养,听起来挺美好,可是失去了自己财产的老人很快就会成为儿女的负担和包袱,孝敬这个词也就成了一个摆设,老人们到底过得舒心不舒心,可想而知。
最不合理的就是那些富人和企业家了,他们的家产最终也可能是被几个孩子平分了,这倒是符合了人人平等的原则,可是这些企业一旦被拆分,资金肯定分散了,企业的实力也肯定是下降了,别说三代之后,恐怕再分一次,就找不到这些家族企业了,都分成一片散沙了。这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了这么多年,基本找不出大家族、大家族企业的一个原因,那些官商家族除外,他们不是中国人,应该是中国人的敌人,比日本人还坏!
bb家的条件挺不错,就和我们中国富裕起来的村庄一样,第一多的就是房子,敞开儿住!一人一间,绝不凑合。虽然不是每件房子都有卫生间和淋浴设施,但是每层楼至少都有两个卫生间兼浴室,比起那些青年旅舍来,条件一点都不差。
入住bb家之后的第一顿晚餐规模相当庞大,用餐的场地就是房前的空地,由好几张餐桌拼起来的餐台足有十米长,bb全家人都换上了干净衣服坐在餐桌的两边,洪涛三人做为客人,被安排在桌子的中间,潘和洪涛挨着,bb和王健坐在他们的对面,洪涛趁着还没上菜的时候悄悄数了数,好嘛,连小孩带大人足足35口,这还不一定是bb全家人的总数,说不定还有几个没回来。
这是洪涛头一次正正经经的品尝意大利菜,而且肯定是百分百的意大利菜,一点杂质改良都不带。总体上来说,比德国菜更适合中国人的口味,但是味道偏淡,不太舍得放盐。
洪涛最喜欢是用红酒煎的鲑鱼和块头巨大的小牛排,它呈一个三角状,每块最少也得有2斤重,里面还有一根骨头。吃起来很嫩、汁水很多,但是不腻,连潘都一个人干掉了整整一块。
最好玩的要算是一种带馅的意大利披萨了,这个玩意刚端上来的时候,洪涛以为是个大包子,里面有鸡肉碎块和一种干酪,大概类似于我们常说的芝士一类,味道还不错。但是请教过bb之后才知道,这不是肉包子,而是一种很地道的意大利披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