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这些都要建立在一个基础之上,那就是这些游客必须得尊重他们,张口叫声大哥、先生、大叔啥的,立马会得到热情的帮助,如果你张口就是“哎……嘿……”的,那你小子可就要倒霉了,碰上脾气好的,顶多不理你,碰上脾气不好的,他能把宋庆龄故居给你指到天安门广场去。
洪涛一般都是在上午去店里转一圈,正好他要围着后海跑步,跑一圈回来也就10点左右,在店里和大家聊聊,正好回家吃午饭。不过自从他把照片贴了出去,店里的客人越来越多,虽然大部分都是被照片和新鲜故事吸引来的,但是鱼饵的销售量也随之增加,光靠高明一个人已经有点忙不过来了。
高明这一年多来变化很大,从当初一个不爱上学的叛逆孩子,变成了一个热衷于商业管理,整天琢磨着如何创业和发财的奸商。
这次在渔具店前增加冷饮项目就是高明出的主意,从头到尾洪涛也没有插手,全是他一个人办成的。高明不光是弄来了几台免费的冰箱冰柜,还把街道的关系也想到了,并通过高胖子给管理者打好了招呼,要不这几张桌子天天得被城管拉走。
看到高明有这种变化,最高兴的就是高胖子,他这个舅舅当得太累,整天不光得伺候一幼儿园的上上下下,还得看着这个不让人省心的外甥。
现在好了,自己外甥知道学好了,在洪涛这里干得也踏实,而且挣钱还不少,工资已经涨到了2000元一个月,这还不包括那些冷饮的收入,由于冷饮的项目都是高明自己跑下来的,所以洪涛一分钱利润都不拿,冷饮上的所有收入都归高明自己,这也算是给高明一个鼓励,让他的脑子多往这方面用,少去想那些没用的东西。
现在生意越来越好,洪涛也不得不多来渔具店里帮忙照看着,高明一个人又得卖鱼饵,还得帮客人绑鱼钩,再加上他那个冷饮业务,一个人掰开都不够用的。
要说吧,这个人也有意思,洪涛这里除了鱼饵是独一份之外,其它所有的渔具都是从大厂批发来的,而且数量都不多,就是摆在柜台上冲个门面,根本就没打算往外卖。
可是随着特效鱼饵的名声日盛,来渔具店里买鱼饵的人越来越多,洪涛的那些渔具居然也进入了销售旺季。很多钓友在买鱼饵之后,还会顺便挑一些渔具,比如鱼钩、鱼线之类的,哪怕这些渔具的价格比其它渔具店贵一点,也无所谓。
洪涛其实并不是心黑奸商,故意把渔具卖的比别家贵,而是他根本没有固定的进货渠道,很多渔具他批发来的时候,价格就已经和其它渔具店里的零售价差不多了,就算他一分不加,在价格上也没有任何优势。
第二百六十三章 忍不了了
“洪哥,我想给你商量点事儿。”这天洪涛刚跑完步回来,刚进办公室,高明就探头探脑的在办公室门口叫他。
“啥事儿?又想去开你那个美容店了?”洪涛没在意,随口说道,现在高明的美容店梦想已经成了一个笑话了。
“不是,我是想问问您,能不能多进点货啊,我这儿老买东西可卖,您说天天看着能赚的钱从眼前溜走,得多难受啊,好多熟客跑老远专门上咱这儿来买东西,结果要啥啥没哟,我都没法和人家解释。”高明说出一个让洪涛意外的问题来。
“哦,还真是,这也是个麻烦,不过我也没功夫老跑大厂去进货啊!”
洪涛不是没功夫,他就是懒,这些渔具的利润比鱼饵低很多,而且卖出去之后还有很多后续的工作要做,比如说鱼竿的竿尖断了,你还得负责给人家退还,在洪涛看来,这些钱挣得太辛苦,不干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