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命的是,还都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仿佛活脱脱要将他塑造成被诸魏将赶来赶去的蠢材。
“噗通。”
暴鸢竟被气得昏厥过去。
第0314章 昭武四年
昭武三年秋冬,魏国有关于“第二次中原大战”的抚恤与犒赏,基本上也都拟定完毕,后续只要按照拟定的方式发放抚恤与犒赏即可。
这件事,魏王赵润全权交给了朝廷去办理,而他自己,则在为两年后的战略做准备。
关于两年后的战略,在经过赵润与内朝的商议后,魏国初步制定了“先东后西”、“先齐后楚”的进攻方略,若没有什么特殊的变故,两年后魏国的首个攻打目标即是东边的齐国。
为了方便日后有效地围攻齐国,赵润将韩国的“巨鹿北郡”分割为“巨鹿郡”、“渤海郡”与“河间郡”三个部分。
其中,魏王赵润任命燕绉为“河间守”,在江湖海河训练水军,又命乐弈为“渤海守”,驻守韩齐边界。
其余似燕王赵疆、魏将屈塍二人的军队,则驻军在新巨鹿郡的“信都(广川)”、“甘陵(清河)”两地,屯田练兵。
如此安排,待两年后魏国对齐国开战,魏国就能兵起三路,陆上军队分别攻打齐国的北侧与西侧,海路则由河间守燕绉率领,迂回绕后,袭击齐国的东侧,达到三面夹击的效果。
其实确切地说应该是四面夹击,因为魏王赵润将许历派到了宋郡的“任城”,在两年后魏国讨伐齐国时,魏将许历将率领其麾下骑兵从任城径直向东,横穿薛郡——旧鲁国已分割成新鲁国与薛郡——直接攻入齐国的琅琊郡,切断齐国与楚国的联系。
介时,齐国就将陷入魏国军队的四面包围。
当然了,这只是暂定的方略,具体情况还是看到时候的局势,毕竟齐楚两国也不会眼睁睁看着齐国陷入魏军的包围。
为了以防万一,韶虎的魏武军魏王赵润暂未将其从韩国的沮阳调回,一来是目前韩国的兵力,一旦草原外族当真入侵未必能抵挡得住,二来嘛,赵润确实需要一支军队驻扎在韩国的王都蓟城旁边,免得韩国国内再蹦个一两个类似雁门守李睦那样的人物。
总而言之,反正蓟城目前仍然希望魏武军驻守在边境,魏王赵润也乐见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