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1页

由于已经历过一回,城门楼上的诸国使者们,这次倒没有被城下魏军冷不丁从口中喊出的口号而吓一跳,只是面色凝重地注视着。

而紧挨着燕王赵疆之后出场的,便是赵弘润的另外一位兄弟、桓王赵宣所率领的“北一军”——其实这会儿已经可以称呼为“远征军”或者“北征军”,毕竟南梁王赵元佐麾下的“北二军”与姜鄙麾下的“北三军”,早已分别更改番号为“镇反军”与“上党军”,不至于再出现混淆。

“……第三顺位出场的,乃是我国陛下的臣弟、桓王赵宣麾下‘北一军’,全名叫做‘北疆远征第一军’,据翟某所知,桓王在此次战争中可谓是功勋赫赫,一力独挡韩国的太原守乐成与阳邑侯韩徐,叫二者难以踏足河东郡……”翟璜继续称赞桓王赵弘宣与其麾下的北一军,同时偷偷关注韩国上将暴鸢的面色。

不难看出,暴鸢的面色并不是很好,这也难怪,毕竟这次“魏韩之争”最大的败因,就在于雁门守李睦与太原守乐成二人均未曾打开局面,而魏国这边,当时赵润却率领鄢陵军与商水军突入了韩国的腹地,名副其实的开局血崩。

而继北一军之后,河东守、临洮君魏忌麾下的“河东军”,河西守司马安麾下的河西军,上党守姜鄙麾下的上党军,以及目前主要驻守在河套地区的“魏武军”等等,相继出场。

看着这一支支熟悉的魏国军队陆续出场,暴鸢的面色变得越来越凝重,整个人亦不禁绷紧了精神。

这也难怪,毕竟这些军队,都跟他韩国打过交道,皆是训练有素、身经百战的军队。

值得一提的是,在河东军进场的时候,大梁西城门下忽然传来了一阵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别说城门楼上各国使者吓了一跳,就连赵弘润亦有些莫名其妙。

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是城内的百姓得知城外有他魏国的军队在阅军,争相涌出城希望一睹为快,虽然城门口有诸多禁卫军戒严,却也架不住城内的百姓的热情。

在得知此事后,赵弘润召来卫骄低声嘱咐了几句,叫后者增派禁卫军在城下围出一块地,让城内的百姓有机会亲眼目睹阅军,毕竟,这也是凝聚国人民心的好事。

赵弘润的开明,使得这场阅军仪式变得更加隆重,每当有新一支魏军进场时,在城外观瞧的大梁城百姓,皆会爆发出一阵震耳欲聋的呐喊,尤其是当“魏武军”进场的时候,那欢呼声简直是久久不绝。

这个意外,让天策府的将领与兵部官员们面面相觑:魏武军接受了这等程度的欢呼,那剩下的军队怎么办?

早知道如此,就应该将魏武军排在更往后的位置嘛!

平心而论,其实魏武军这些年来的功勋也就一般,根本谈不上独领风骚,相比之下,商水军的功绩不知比魏武军多过几凡,但是论在魏人心目中的地位,商水军就是比不过魏武军——确切地说,没有其余任何一支魏国军队能比得过魏武军。

没办法,谁让魏武军是魏国开国时就存在,且大杀四方的精锐军队呢。

这就是底蕴,是军队历史的沉积,是其余魏国军队所无法相提并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