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桩事,似安陵王赵燊、安平侯赵郯等人,也没少往肃王府跑。
目的很简单,无非就是请肃王赵弘润支持出兵征讨宋郡、征讨叛将南宫垚而已。
对于这件事,赵弘润并没有急着表态,但通过“原宗卫长沈彧下放商水县统领商水军预备役”一事,也能隐约看出这位肃王殿下对宋地的态度。
五月中旬,大梁朝廷正式确认了“南宫垚”的叛臣身份——由兵部尚书徐贯牵头、经垂拱殿代为监国的雍王弘誉认可,正式免除了南宫垚的原“驻军六营大将军”职务,撤掉“睢阳军”的编制,指认南宫垚为“国贼”,并奏请魏天子,下诏免除了当年“宋郡自治”的诏令。
这所有的一切,都在为秋收后魏国出兵征讨宋地做准备。
两日后,兵部辖下的驾部,派出数百名信使,前往宋郡各地,在大城小县张贴布告,使宋郡人得知此事究竟,为日后朝廷出兵征讨南宫垚、顺势收回宋郡全境做准备。
这件事,非但在宋人间产生了恐慌,也让礼部官员与宋地叛军首领宋云的交涉,出现了一些问题。
但凡有些眼力的人都能看出来,此次魏国朝廷的目的,可不单单只是征讨南宫垚那么简单,很有可能是想一鼓作气解决宋郡——包括宋郡内的本土势力,“宋云”所领导的叛军,正式将整个宋郡纳入魏国的版图。
在这种情况下,南宫垚横竖都只有死路一条,区别只在于怎么死罢了;但宋云要是聪明的话,这会儿就应该及时接受朝廷的诏安,免得到时候落得与南宫垚相似的下场。
毕竟魏国朝廷对他递出善意,并非是畏惧后者的实力,只不过是看在宋云曾协助魏国抵御南宫与楚国的进兵,不想落下“过河拆桥”的口实罢了。
可就在这个时候,宋郡却忽然传回来一个让人错愕的消息:已被指认为“国贼”的南宫垚,竟被其部下“桓虎”所击败,桓虎麾下的大将陈狩,于战场上亲手斩杀南宫垚。
当这则消息传到大梁后,无论是朝廷还是贵族们,皆有些发懵——“国贼”南宫垚,就这么死了?那朝廷还这么打着征讨南宫垚的旗号将宋郡收归国家?贵族们还如何打着除逆的口号,到宋郡打秋风、占地盘?
一时间,朝廷失声,颇有些不知所措,倒是“桓虎”的大名传遍了大梁城,城内百姓都在议论这个讨杀了国贼南宫垚的人,暗暗猜测着此人的出身。
没等几日,自领睢阳城的桓虎,便派人将南宫垚的首级送到了大梁,以此向朝廷讨封,希望能取代南宫垚曾经的位置,成为驻军六营大将军。
得知此事后,魏国朝廷感到不悦,就连国内的贵族们亦是心中大怒——好不容易有机会名正言顺地入主宋郡,桓虎你这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王八蛋,居然胆敢坏事?
于是乎,还没等朝廷有任何表态,桓虎的底细就被这些愤慨的贵族们给翻出来了,什么“韩国的叛将”、“于成皋合狩袭击陛下的凶手”、“侵扰阳翟、商水等地的恶党”等等——在利益面前,国内贵族们展现出了毫不逊色青鸦众的情报收集能力,让赵弘润大为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