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还不如硬气些,直接出城应战,这样也能彰显出魏军的气势——毕竟赵弘润先前的种种造势,可是要占据邯郸,与韩国不死不休的,岂能自灭威风地退守邯郸城,这样岂不是显得怕了武安韩军?
正因为这种种原因,赵弘润选择与魏武军共同出战,他要通过这场仗,或者狂妄点说,通过这场胜仗,打断武安韩军的反扑之势,迫使其低下头颅,向他魏国求和。
第1022章 高墙激战(一)
六月二十五日,邯郸方面魏军出动十万军队,其中肃王军占据六成,其余四成则是大将军韶虎麾下的魏武军。
当这十万大军浩浩荡荡来到高墙一带后,驻扎在高墙一带的韩将,太原守廉驳登上高墙,眺望远方气势汹汹而来的魏军,心中难免有些讶然。
廉驳本以为,此番在感受到他武安韩军“誓夺邯郸”的气势后,魏军应该会选择退守邯郸。
因为在他看来,魏军此番攻克了他们韩国的王都邯郸,示威的目的已经达到,而接下来,能够守住邯郸,才是能否最大化从他们韩国手中夺取战后利益的首要考虑因素。
可没想到的是,魏军比他预想的要硬气地多,仿佛不屑于“借城墙之便”,定要在公平的情况下战胜他武安韩军——毫不夸张地说,魏军的气势毫不逊色“誓夺邯郸”的武安韩军。
“有意思……魏公子润……”
纵使是彼此对立,廉驳亦对占据了邯郸的魏方统帅——魏公子润,产生了几许好感。
他才不管那么许多,在他看来,魏公子润敢领兵出城与他在城外决战,就称得上是一位年少英豪。
此刻廉驳唯一感到遗憾的是,据说那位魏公子润年仅十九岁,而且还是一位手无缚鸡之力的智将,否则,若能与这等年少英豪交手,岂不美哉?
不过转念又一想,廉驳心中的遗憾立马又被亢奋所取代,毕竟他听说,在汲县战场上单骑讨杀骑将辛瓒的商水军大将伍忌,即是这位魏公子润麾下的部将。
“下令迎敌!”
站在高墙上,廉驳大手一挥,命令麾下三万太原军在高墙前的空地上排列整齐,准备与魏军交战。
平心而论,这个时候廉驳本来等待援军——邯郸魏军几乎倾巢而动,武安方面不可能没有收到讯息,因此不出意料,过不了片刻,釐侯韩武便会亲率大军赶来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