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忽然感觉,戎马半生的他们,仿佛变得不会打仗了,也看不清战场上的局势了,更不知该如何继续这场战争。
原因就在于魏军这次采取了一种让他们完全始料未及的战术:推进,构筑防御,再推进,再构筑防御,一步步压缩他们韩军的活动区域,让韩军空有数万骑兵,却起不到半点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司马尚、靳黈、冯颋等人只能将希望寄托于上将军暴鸢与荡阴侯韩阳二人手中的军队,希望那两位可以遏制魏军这种丧心病狂的进兵战术。
因为他们,着实是束手无策。
然而,司马尚等人却不知,上将军暴鸢与荡阴侯韩阳二人眼下的处境,并不会比他们好上多少。
第0996章 剑指淇关
洪德二十一年四月初,凭借着某位肃王殿下亲自命名为“推土机”的作战战术,肃王军毫发无损地度过了临虑平原,将战线推进到了“淇地”。
淇地,它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是“淇(水)关”,这座关隘,西面紧靠临虑山,关前有“卫河”流经,关后有“淇河”经过,两河在淇水关的东南方向汇合,旋即朝东南方向流入大河。
可以说,琪关一面是山,北、东、南三面环水,是拥有天然险阻的关隘。
因此,淇关也被誉为邯郸郡的门户,因为只有经过这座关隘,才算是真正进入了邯郸郡的腹地。
至于另外一部分,则是“淇县”,也可以称作“沫邑”。(注:即朝歌。)
淇县坐落于淇河的北侧,东南方向是“滑县”,再往北则是“鹤壁”、“荡阴”,这几座韩城与淇关连成一脉,历来是韩国真正意义上的南疆边陲。
不过近百年来,魏国几乎从未有过一次反攻到淇关,毕竟对于魏国而言,光是共地与临虑平原这一关,就不是魏国军队能够轻易攻克的险阻——这一带的平原,非常适合韩国骑兵发挥实力。
但是这一次,魏军却将战线推到了淇关前,让率军撤到琪关的韩国上将军暴鸢与荡阴侯韩阳压力剧增。
不得不说,此时此刻,许多韩军兵将仍摸不着头脑,搞不懂怎么会莫名其妙地就失去了对临虑平原的掌控。
只有暴鸢、韩阳等少数韩国将领,明白其中的缘故——魏公子润,想出了一招专门用来克制他们韩国骑兵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