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那几块土地,原是固陵君熊吾的封邑,四国伐楚战役之后被楚国割舍给魏国,可谁都知道,那几块土地早已被那个肃王姬润手下的骑兵洗荡,连当地的楚民都被卷带走了,纯粹就是一块空地而已。
而如今,魏国提出愿意归还这几块没啥大用的土地,更有肃王姬润呼吁“熊氏与屈氏为了国家彼此克制”的言辞,几乎快要扭转曾经作为楚国敌对国的形象,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希望楚国好的好邻国。
更要命的是,王党还真不好对屈氏赶尽杀绝了。
否则楚人就会嘀咕:连魏人都在呼吁我们不要内战,为何我们(王党)却反而不如魏人爱我们的同胞?
“奸诈的小子!”
因为这件事,楚国王党派系不知有不少人进退维谷。
第0824章 楚国内乱之王党派分裂
“……很好,请尊使回国后回禀姬左相,我少康愿接受贵国的善意,诚意实意与贵国达成‘齐越之盟’。”
六月中旬,就在楚国内战打地如火如荼的时候,齐国名仕冯谖第二次作为齐国的使节出使吴越,在会稽与吴越领袖少康达成了协议,签订了针对楚国的齐越之盟。
这份齐越之盟,大抵是齐国承认少康“即古越的王族后裔”,认可其对吴越之地的统治,并且,愿意在少康重新创建越国后与其结盟。
虽说齐国并没有给予少康实际帮助,但不可否认却是少康目前最需要的——名分!
名不正、则言不顺,纵使少康的确是数百年前已亡国的越国王族后嗣,但倘若中原各国不认可少康的王族名分,哪怕少康日后重建了越国,楚国仍然可以拿这一点说项。
别看东越在“四国伐楚”战役中攻占了楚国偌大的领土,但事实上,东越并没有足够的实力与楚国正面交锋。
要知道想当初,是魏国的肃王姬润牵制了上将军项末、新阳君项培、寿陵君景舍;是齐国的田耽牵制了邸阳君熊商、溧阳君熊盛;同样也是齐国将领闾丘泰所率领的“羽山军”,牵制住了昭关的上将军项娈。
毫不夸张地说,在“四国伐楚”战役中,齐鲁魏三国的军队,牵制住了楚国至少八成的兵力,东越的“东瓯军”,不能说他们只是扮演了一个趁火打劫的角色,但不可否认,他们对楚国的威胁,远没有齐鲁魏三国军队来地强势。
哪怕是东瓯军的大将吴起,亦在西陵君屈平与镇守昭关的上将军项娈的打击下,在九江郡陷入了战争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