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5页

对此,赵弘润很无奈,纵使是他也没有想到,因为他倾向于用火攻,并且多次使用火攻使敌军几近全军覆没的战果,使得麾下很多出身楚国的士卒,将他与楚国那位传说中掌控火焰的神祇扯上了关系。

偏偏他还不能否认——因为这则传言,越来越多的楚国降兵聚拢在他麾下,也有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他赵弘润所率领的魏兵,果真是来拯救楚国之民的神祇使者,从而大大削弱了那些降兵们的逆反心理。

比如这一回,赵弘润利用沼气取代柴薪,这在他看来只是一件很寻常的事,可是却让他麾下的魏兵,确切地说是出身楚国的原楚国士卒们,给他们造成了强烈的震撼。

因为在这些士卒们眼里,赵弘润好比是凭空点燃了火焰,这岂是人力所能达成?

不过也因为这个原因,赵弘润总感觉麾下那些楚人出身的兵将们,他们看待他的目光有点怪怪的,仿佛是恨不得磕头跪拜。

这让赵弘润总算是领教了迷信的力量——自古以来,不乏有些人利用这一点招募士卒,实在是神鬼妖怪的怪谈深入人心。

“唉,回国之后,不晓得礼部那些礼官要治我一个什么样的罪……”

赵弘润心中暗叹。

不过想归想,若是能以此来打击巨阳县一带楚军的士气,赵弘润亦不会放过。

于是乎,他召来青鸦众与黑鸦众,吩咐这两股隐贼众在履行他们各自职责的同时,在楚军中传开谣言,大抵就是“魏军背后有神祇的支持”,“楚国熊氏一族施暴政,已被神明所弃”等等。

拜这所赐,眼下巨阳县一带的楚兵可谓是军心浮动、人心惶惶,因为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魏军没有柴薪,怎么能生火煮米。

想来想去也想不出头绪,于是便有不少楚军士卒将这则谣言认定为了事实,也开始相信,魏军是受到火神庇佑、并且此番前来解救楚国子民的神卒。

人,岂能与神祇相抗衡?

于是如此一来,巨阳县一带数路楚军的士气大幅度削减,甚至于,平日里提起魏军的时候,也隐隐有些谈虎色变的意思。

当然,这指的只是那些目不识丁的寻常士卒,对于寿陵君景舍这等饱读诗书的楚人而言,魏军的那则谣言,又岂能使他们的心神动摇?

但尴尬的是,纵使是寿陵君景舍想破脑袋,他也想不明白,魏军究竟是利用什么办法生火煮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