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页

石守信祖籍是哪里荣之贵是说不清的,但直到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其祖如是宋太祖的开国功臣,家里有一两件官窑制品也算合理。宋太祖善待功臣,虽搞了夺权运动,但赏赐巨万,比起明太祖的残暴灭门不知强了多少。

荣之贵动了心,开始打听钧窑的价格,最后以158万收下了这件古物。跟老婆要钱,魏瑞兰说基金会的钱剩了不多了。荣之贵吃了一惊,他是只花钱不管帐的主,买东西只跟老婆要。闻听几百万基金快没了感到不可思议,魏瑞兰将账本给他看了,顿时无话可说。因为基金会的钱大多被他“挪用”了,干什么去了?主要的还是买了大量的古董。

买古董是做了魏瑞兰的工作的。古董能升值的理论也是慢慢地让主管家族基金会的魏瑞兰接受的。夫妻俩有个心照不宣的想法就是给老二荣逸置点家业。

老大的生意已经大的无法想象,老大的财产也无法估算了,但是老二却不同。不能奢望老大将来会主动分给老二一部分财产,那些公司理论上都是由鹏鹏继承的,这点荣之贵夫妇非常清楚。

直接将基金会的钱划出来留给荣逸或者自己是不行的,荣飞搞的那个基金会管理办法放在那儿,荣之英也是成员之一呢。何况还有个对荣飞影响至深的老太太。

荣之贵的办法是绕开了荣飞的管理办法。既然经商可以资助,那么他的宜古斋收藏就是合法的经营项目。那些古玩究竟值多少钱谁也说不清楚,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结果就是大量的资金从基金会的账户上取出,变成了宜古斋的收藏。

这个过程中老太太是清楚的,她经常到南院的铺子里看那些瓶瓶罐罐。但她没问过荣之贵买那些玩意的钱从哪儿来。

除掉荣之贵的投入,大约30的资金被亲戚们借走了。而魏瑞兰枣林的兄妹们是借的最多的,不过也不全是这样,像荣飞的小舅魏建军就没有借过基金会的一分钱。

荣之贵向魏瑞兰要钱买下那个石姓商人的海棠花盆时,魏瑞兰所管的基金会账户上的资金已经不足四十万了。

“这怎么向小飞交代呢?”魏瑞兰有点心虚。

“交代什么?我们是他的父母,花他的钱不应该?”

“那是两码事。”

“不要扯远了,这个花盆我要定了。四十万和二十万有什么区别?过年后跟他说说,让他往基金会里打些钱就是了。”

“你说的轻巧。你跟你儿子讲?”

“这个,”荣之贵尴尬地笑了,“他对我有些看法,你说要好一些。”

其实最好说的是老太太,但荣之贵和魏瑞兰却无法让老太太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