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页

恒运是他引来的,为此做了王鸿永的工作,王鸿永必须给胡这个面子。但在商言商,恒运也是无利不早起,面对纺织厂这个烂摊子,认为值钱的也就是那块面积不到四百亩的地。恒运必须在纺织厂的土地使用上得到完全的补偿。恒运上半年的资金都投向了临同,一口气买下了好几个小矿的开采权。加上收购临同建筑工程公司,导致恒运银行负债激增。其中救命的五千万贷款还是胡友荣帮助拿来的。胡友荣也知道剧烈扩张中的恒运实在没有余力吃下纺织厂了。恒运与纺织厂的谈判即使达成让恒运满意的协议,也必须再找银行继续获得资金上的支持。

他知道恒运的条件不如明华。如果不是明华与联投的关系,如果不是联投全力支持程恪,他会促成明华服装与纺织厂的合作。

问题是明华服装将他狠狠地将了一军!为了发泄安堡工程被罚的不满,联投公然向他这个市委书记发难了!对麒麟公司的关注度太高了,胡友荣深知他是无法挡住麒麟的。而且,麒麟建立了,对北阳的经济无疑有正面的促进作用,这点对于自己是有好处的。

但是,联投不是恒运,联投不会按照他的指挥棒运作。

胡友荣不由得想起了荣飞,那个很低调的青年,隐身幕后但越来越有力量的青年。如果不是他的存在,程恪不会发出自己的声音,但现在的情况是程恪在全市的经济工作上越来越有自己的主张了。胡友荣还记得第一次见荣飞的情景,听他畅谈对汽车行业的展望。是不是那个时候就有进军汽车行业的念头了呢?如果当时自己对他伸出手,是不是可以将其拢在袖中呢?

夜幕逐渐笼罩了城市,窗外的灯火点亮了,从市委大楼看出去,中山大街像一条灯火的长龙,城市是越来越漂亮了。

第一百六十七节 麒麟的雄心

麒麟技术工程中心成立后的第一件工作不是展开设计,而是大肆招聘人才。这是中心总经理施尔梅先生要求的,但董事会投入的力度表明了董事会的决心。董事会拿出一个百人计划,计划在全球范围内招聘100名左右的一流工程师,整车设计、底盘技术、动力、电子控制、车身喷涂技术等基础部分要请来世界一流的专家。这个任务就交给了施尔梅的新团队。当然,董事会开出的条件是一流的,薪酬、休假完全比照欧美大汽车公司的标准。

很难想象一家新成立的汽车研发中心会如此不计血本。

只要开出令人心动的高薪,总是可以招到合适的人才。这本是一个人才流动性越来越强的社会,而施尔梅先生在欧洲汽车界有着一定的知名度。所以,世界各地的汽车工程师纷纷来到北京加盟麒麟技术工程中心。到八月底,麒麟技术工程中心的在编设计师队伍突破了100人,其中四分之一是来自欧洲美国韩国等汽车大国的工程师。

千金市骨的故事在现代也还是很好用的。

一面招聘人手,一面做着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设计的方向取决于麒麟汽车的新车计划。麒麟汽车公司最先成立的部门是市场部,专门对国内的乘用车市场做调研。

但施尔梅先生就任麒麟技术工程中心后不久就正式看到了麒麟汽车有限公司董事会制定的全套推进计划。那时卡布诺刚在施尔梅的引荐下担任了麒麟汽车的总裁,俩人就新车的研发进行过交流。所以,施尔梅断定,自己看到的麒麟汽车的市场推进计划是在卡布诺就任前做出的。麒麟董事会早已作出了完整的,比较专业的推进计划了。

按照那份绝密资料,麒麟汽车将形成f(家用)、c(商务)、(微型)三个主要系列。每个系列又分为高中低档或高低两档,每档则再细分市场和用户,根据配置生产几种车型。董事会要求技术工程中心据此匹配资源展开设计工作。董事会要求施尔梅领导的技术工程中心在1992年4月底前完成三大系列的首款车的设计工作。

这是一个令施尔梅感到惊讶的计划,它毫不掩饰其雄心勃勃一争天下的霸气。麒麟技术中心虽然已经招聘了二十余名来自欧洲、美国、韩国的工程师,来自国内的汽车工程师也有近百人了。但要在一年内完成三款不同类型的新车设计在施尔梅先生看来完全是天方夜谭,是屁股指挥脑袋的行为,是外行的做法。

设计一款成功被用户所接受的乘用车是一件系统工程,即使不算市场调研环节,车身,底盘,动力系统及一系列的试验绝不是一年之内可以完成的,除非你借用别人成熟的车型,就算图纸的转化工作也要好几个月。而完全意义上的一款新车至少要数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