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实力的真正体现。在略去人才、机制这些软实力后,资金是衡量企业实力的最重要标志。在九十年代初,g省的国企民企几乎没有一家拥有如此庞大的自有资金。
3月底,荣飞听取了新成立的联投贸易金融部的工作汇报,对他们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工作显得心不在焉,自上交所开业,联投成立的贸易金融部成为上交所的“大户”之一,投入的资金已达3200万,持有的股票债券都在增值,实际情况是几乎所有的上市股票都在增值。这是第一轮的牛市,大概一直会牛到1994年。然后就进入熊市了。
贸易金融部的部长是程恪之子程伟业的同学,叫康建华。在上海玩的风生水起的康建华本以为董事长会表彰贸易部在上海的工作,但荣飞并没有做出肯定和鼓励。倒是出人意料地安排贸易部和双龙贸易密切合作,大力在国内市场收购有色金属及钢材。特别是铝和铜。
双龙国际的业务主要是国际贸易而且是以苏方为主要贸易对象的,国内贸易的业务开展不多。参加会议的于子苏心里陡然兴奋起来,她预感到荣飞又有大手笔了。
“我跟董事会成员们通了气,大家授权我处理这次的国内贸易生意。可以动用的资金为25亿人民币。”荣飞看着于子苏由于兴奋而涨红的脸,“这项决定不要对外宣传,具体操作上也要慎重、隐蔽。于总你明白我的意思吧?时间不急,慢慢搞,一直到年底都是吸纳期。如果资金允许,我将追将投入。注意,这段时间的原则是只进不出。”
于子苏这几年在荣飞的指挥棒下股票、期货的四面开花。明华贸易的巨额利润支撑了联投的疯狂扩张。一场接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让于子苏对荣飞产生了崇拜,她知道荣飞又闻到异常的气味了,但这回是对着国内!
“不要问了,按我的要求制定计划,行动起来吧。于总具体负责。”
4月5号,李建斌书记的秘书岳志军将电话打进联投,这位g省一号大秘之前曾与荣飞有过电话上一次没有实质意义的寒暄,这次岳志军很简短很直接地对荣飞说,李书记想见你,不知时间上方不方便。
在一系列足以将联投置于聚光灯下的动作后,g省的一把手终于露面了。
荣飞一直默默关注着李建斌,尽可能地收集这位主导着全省政治经济生活的大人物。荣飞知道,只要联投一直发展下去,李书记一定会召见自己。
这是避不开的。被李书记召见意味着联投正式进入省级的视野,今后的所有工作都将被省委关注。某种意义上荣飞不想出现这样的情况,或者尽可能的推迟,但这天终于来到了。
召见的地点不在安河边的省委大楼,而是在西郊的天龙山宾馆,这所坐落在天龙山脚下的宾馆是省委召开会议接待外宾的主要场所。
和梁省长一样,李建斌看上去比电视上要苍老一些。
“很难想象,这一切都是你这个二十八岁的青年一手造就。”李建斌握着荣飞的手软绵绵的,像是在生病中。
“李书记过奖了。我不过是生于一个充满机会的时代。”荣飞礼貌地双手紧握省委书记的大手。
“省委有一个会在这儿开,正好有点时间——请坐吧,我该怎么称呼你呢?荣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