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页

饭后,王林将荣飞叫进自己书房谈正事。

“梁省长视察傅家堡,算是对你前期工作的肯定。不要以为梁宏没有表态就感到气沮。省里的情况比较复杂,设立省级开发区,没有建斌书记的首肯和中央的批复是不行的。梁省长没有批评就是最大的肯定。”

“这个我晓得。不过是承担部分本应该政府承担的工作罢了。”荣飞想,王林远在北新,对北阳发生的事情倒是很关注。魏福常的事不准备跟他讲,曾轶可是王林线上的人,或许老曾早已向王林做了汇报。王林不问,荣飞也不准备说了。

“重汽的样车又推迟了,井永清受到严厉批评。他们用的是长春的机子,你知道吧?”

王林口中的机子指的是变速箱,不是发动机。王林到北新履新第一件事抓的就是变速箱项目。

“知道。新都的样机大概在七月底或八月初拿出来,排量65,技术上肯定比目前国产的先进至少一代。”

“这么快?你肯定?”

“比预想的要快一点。”这段时间新都下了大工夫,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一面与戴姆勒公司谈判引进技术和设备,一面大力招聘人才,孟启新表现出了比荣飞期望的更强的能力。而北新减速器厂原厂长张承业则表现出极强的事务管理能力,现在张承业已经调至新都总厂,担任改制后的新都机械常务副总,正筹办搬迁的前期准备工作,第一栋厂房(总成工房,面积6600平方)将在八月初移交新都。比原来的计划快了一个月。北新厂则由张承业原副手罗蒙主持工作。样机的试制主要在北阳这边,北新厂的任务并不重。

“新都改制,你前后投入了多少钱?”

“将近二个亿了。一半被德国人拿去了,其中有设备款大约8000万人民币,这是第一期,后面大概还要投入15亿-2个亿。方能具备量产的条件。新都内部已经确定将铸造摆在北新了。技术来源完全走了外引,我们联系了德国三家公司引进技术,谈成了两家,买了四种型号的专利。大众的产品比戴姆勒的技术上并不差,主要是目标市场不同。大众轿车的变速箱技术是一流的。”大笔准备投入石油期货的资金被抽出来,荣飞从新都改制就决定大举进军汽车行业,瞄准的目标不仅有变速箱。

八年前的关系发生了作用,通过洪玉虎联系上了德国大众,当初因催化转化器而结识的温德尔曼已经是高级副总裁,由于大众的积极态度,本来与戴姆勒公司陷入僵局的技术引进谈判变得明朗起来。

“汽车行业真是烧钱的产业啊。”王林叹息一声。北阳姑且不论,让北新市独立研发重车变速箱,财务上的问题就很难解决。

“这不过是个开始。联投已经成立了项目部直接抓重车的开发引进,老孟基本同意加入联投了。股权关系在联投资金到位后发生了变化,也由不得他了。孟启新那点小心眼在与德国人接触几次后自己便打消了。不过这家伙是个人才,特别是在开发上的创新精神。现在还坚持在g大旁听相关课程,每天的工作学习时间不低于十六个钟点。民间隐藏着很多人才,只是没有发现而已。”深入接触后,荣飞对孟启新颇为欣赏。

联投成立动力研究室王林是知道的,“不只是搞变速箱吧?”

“当然。发动机是一定要上的。国外重车尾气排放技术比国内领先很多,国内正在制定相关标准,这方面新都也有关注。动力研究室不过是挂靠新都,我决定其人事和财务都是独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