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页

“黄叔叔,这是咱北阳的老礼,就算给晓敏添几件衣服吧。”陶莉莉说。

黄父坚决不收,“老礼什么的我不管,女儿出嫁,不是出售。其他的也就罢了,这个钱决不能要,请收回吧。”

黄河啸笑笑,“我爸说话直,你们不要在意。荣家,特别是你,”他看着荣飞,“为小逸和晓敏的婚事做了很多,他和荣逸已经很幸福了。我们非常满意。或许存在这样的老礼,但老黄家不认了。晓敏嫁过去我们就是亲戚了,这样确实见外了。”

陶莉莉的口才算是好的,可是黄家坚决不要,大红包最后还是没送出去。谈完正事出来,陶莉莉上车后将那个装着四万元的红包交给了荣逸,“其中的两万算是大姐给你的,女孩不错,家庭也不错。学学你哥,不要辜负了人家。”荣逸不肯收,荣飞说刚成家花销大你就收下吧,记得陶姐对你的好处就行。荣逸讪讪收下了。

荣飞想还应该去去叔叔那儿,奶奶昨天去了北钢,老人家看老大家越发兴旺,心里自然惦记着老二,家务事是最难处理的,长辈在家里的处境就是领导,平衡是必须要搞的。

看看时间才11点,荣飞将陶莉莉送回荣诚总部,和荣逸跑到北钢,叔叔一家人,特别是婶婶安萍的兄弟们正聚在一起商量婚事。今天也是“打通信”的日子,带队的是安萍的幼弟,和荣杰已经去了纪芙蓉家。看见荣飞兄弟,荣之英和安萍十分高兴,荣杰的房子家具都由荣飞包圆,婶婶安萍对荣飞的态度前所未有的热情,荣飞简直受宠若惊了。安萍的兄弟几乎都在北钢工作,大都和荣飞不熟,安萍又介绍了一遍,将荣飞夸奖个不停。她的大弟安伟说,“你有个同学是我的同事,就在一个科,他叫栗民强,总说起你。”

“民强调工作了?”荣飞记得安伟在北钢基建处,什么时候栗民强成了他的同事了?

“小栗调我们处了,你不知道?”

“瞎忙,和同学们来往少了。对了,北钢在新华街的工程是你们管的吧?”

“是啊。那是近年来最大的住房投入,盖二十栋楼呢。你叔有希望拿到一套。不过比不上你在西湾盖的房子,我跟我们处长说,堂堂北钢基建处搞设计的二十几号人,竟然比不上人家一个成立几年的私企。真是丢人。”安伟一定去看过荣杰在西湾的房子。

荣飞却不想谈这事,“民强他好吧?他还玩排球吗?”

“玩啊,还是北钢排球队的主力呢。球打的不错。不过比起你就差远了。”

现代社会已经确认了一种崭新的价值衡量标准,那就是经济地位。如果在八十年代初,北钢的员工一定会鄙视一个个体经营者,个体户毫无疑问是三等公民。但现在的情况却不同了,安伟不得不对辞掉工作下海经商的荣飞表示绝对的尊重。

“哪里。我是走投无路啊。见了民强替我问好。新华街的房子今年交工吗?”陶氏在新华街有二处院子被拆掉了,按政策北钢将补偿陶氏六套住房和二间商铺。临街的四栋建成了底商楼,这个后世是创新,看来北钢还是有人才的。那个位置比较好,荣飞一直盘算六套房子该给谁,论理应当送给叔叔一套,因为距他工作的单位近嘛。但这个念头一直没跟叔叔婶婶讲,也没跟奶奶讲。其中一处是李建光和陈丽红借住的,如果不是因为李建光借那套房子,也不会有甜甜的故事了。这段时间李建光一家搬到陶氏临时借给他的一个旧楼里,荣飞承诺或者新华街,或者美食广场,给李建光留一套。

“估计交不了。明年上半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