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页

另一个因素是西湾小区的定价比较低廉,计算的成本(无征地费)每平米310元,售价460元。一套90平的房子不到5万元。群众会算账,尽管5万块对于普通家庭绝对是一笔巨款,但购置一套舒适超前的住宅还是超值的。

房地产市场尚未完全放开,不过在g省已有人走在陶氏的前头了。恒运集团旗下的房产公司在临同市销售了第一批私有住房,g省日报还做了正面的报道。陶氏在制定价格时去临同实地考察了恒运的商品房,回来后嗤之以鼻,认为从设计理念到施工质量都不在一个档次。恒运在临同出售的房子售价388元,考虑到北阳与临同的地域差异及房子在面积质量上的差别,陶氏确定的460元的售价算是相当低廉了。

谷南阳韩慕容等认为价格应当更高一些,提上600元完全可以销售一空。在确定价格前荣飞指示他们在陶氏和荣诚、明华服装北阳公司内部做了个问卷调查,收集上来的意见是支持谷南阳等人的判断的,倒是崔虎这回和荣飞站在了一起,认为600元甚至500元的价格对于一般的老百姓已经相当的高了,他们攒那点钱可是相当的不容易。站到陶氏的立场看,每平米的利润约200元也算暴利了,先不考虑税金问题,八栋楼共388套房子,算下来有700多万的利润了!

荣飞知道陶氏挣不了那么多钱,因为约三分之一的房子做了优惠处理,但利润不会低于500万是肯定的。扣除掉无偿捐赠的西湾中学和预算之外被荣飞强制追加的关于小区配套设施的追加投资,或许最终的利润不到250万了。重要的是打响陶氏的第一炮,名声闯出来是最重要的,这将为陶氏带来滚滚的财源。而且手头已有两项后续工程,美食广场旁边在红星印刷厂旧址上已经动工的七栋楼的售价因为地理位置的因素绝对会比西湾更畅销,那七栋楼足以为陶氏挣回1000万甚至更多。没有西湾的先期投入就没有后来的美食广场。而且傅家堡实业职工宿舍楼的前期工程已经开始,那里一下子规划了十二栋六层住宅楼,最大面积将达到120平。

关键是今后走什么样的路。任由价格飙升,无良地掠夺老百姓的血汗,将土地出让带来的成本上升完全转嫁到买房人身上正是后世绝大多数房产公司的通行做法。崔虎表现出了一份难得的良知,也是因为他出生下层的缘故吧。所以荣飞在去香港之前专门召集会议,就定价问题统一陶氏高层的思想,以后陶氏会盖越来越多的房子,如何合理定价获取合理利润需要一份淡定和责任,这不仅是为购房者着想,也是为公司自身的发展着想。荣飞一时间想不出一个规则性的东西,但确定的西湾小区的建筑平米售价不得高于500元!

陶氏已经走上正轨的发展渠道。荣飞在预定两套住房后决定跟家人谈一谈,如果二个弟弟不着急,他们可以在明年底或后年初拿到凤仪桥边的房子。任他们选吧。

荣飞先告诉了奶奶。老太太对荣飞送堂弟一套房子十分高兴,荣杰毕竟不能和荣逸比,自小和荣飞来往就很少,在他成家的前夕能送他一份重礼老太太心明眼亮,知道完全是冲着她的面子。

“这样好。小飞,奶奶知道你现在拿得出10万块。但亲情是无价的,它很难用金钱衡量。小杰的婚事你叔跟我说过了,想在过年前就办了,所以不用跟他们商量了,西湾的房子留下吧。至于小逸,我可吃不准,你还是跟你爸你妈及小逸合计合计吧。不过他俩住在一起也蛮好的,互相有个照应。”

第四十六节 荣逸的新居

荣之贵夫妇和荣之英夫妇相约了去西湾看荣飞给荣逸荣杰买的房子。对于荣之贵,早已相信荣飞会管荣逸,他能给傅家堡学校捐出十万巨款,给自己的亲弟弟买套房子就是毛毛雨了。但荣之英则喜出望外。荣杰在耐火厂托儿所找的对象已经成了,双方家长已经在一起吃过饭,商量他们结婚的日期了,挡在面前的就是房子。北钢连续两年盖宿舍,但两次都轮不到荣之英。正在发愁之际,老太太给他一个天大的喜讯。

自金条事件后,荣之英和哥哥心里闹起了生分,虽然面子上仍保持和和气气,疙瘩已经结在心中。尤其是安萍,认定是大伯子坑了他们。你想啊,王志刚是和荣之贵联系的,不是因为资金不足哪里会找上之英!这倒好,沉甸甸的两根金条拿在手里还没捂热就换成了一堆钞票,然后就是大亏。金价正如当初小飞所言,坐了火箭般的往上蹿,每次得到新的金价都是往心里扎刀子。年初在小杰和纪芙蓉谈成朋友后安萍便与荣之英计算82年的损失,一算竟是近十万元的巨亏。安萍立即哭了,假如那两根金条在手,哪里还用发愁小杰的婚事哟。

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但有天上掉馅饼的。这不,突然的,一套房子从天而降了。西湾有些远,于是主动跑到棉花巷找哥哥嫂子,荣之贵和魏瑞兰也面临相同的问题,于是四人打的来到西湾看房子。

不难找,按照荣飞给的地址,他们顺利找到了西湾小区,总以为西湾是农村,没想到小区的环境颇有动人之处,挨着新建的西湾中学,一座石拱型大门上写着“西湾小区”四个红字。平展展的水泥路两边是盖好的商铺,大概是面积宽裕的缘故,商铺距马路比较远,至少有十来米的距离,这片空地上种了整齐的已有数年树龄的垂柳,商铺大部分都锁着门,少部分已经租出去或售出去了,店主在整理货架。一栋大房子立在角落里,硕大的牌子上写着“便民饭店”。

小区呈长方型,东西宽南北窄,八栋六层新楼分两排矗立在初秋的阳光里,楼房刷上了淡黄色的墙体漆,突出在外部的阳台都安上了铝合金的阳台罩。二排楼房间是已经硬化了的空地,空地的周围栽了不少半人高的树,空地上几个工人正在安装石制的桌凳。再远处是漆成天蓝色的栅栏,将中学及新修的一段水泥路隔开,让小区成为一个独立的世界。

住惯了拥挤不堪的工厂福利房,眼前的小区环境令四人眼睛一亮。荣之英不必说,就连搬到棉花巷享受了“现代生活”的荣之贵夫妇都感到若论环境之优美,棉花巷比不上这儿。

“没想到这儿这么漂亮。”安萍叫了声,对儿子的房子更为期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