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的宏观环境并不好,经历了1988年涨价和抢购,89年初便弥漫着阴郁的紧张空气,人民日报的元旦献词甚至用罕见的笔调说: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最突出的就是经济生活中明显的通货膨胀——而从上年底开始的治理整顿,银根收紧,使得许多项目下马,大批乡镇企业倒闭或暂时性的关门歇业,约有500万农民建筑工返乡。一度时间柳匡容非常担心西湾中学的工程会下马。好在陶氏的资金链似乎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同时建设的以宿舍楼工程也在同步建设中。柳匡容希望得到一套房子——按照陶氏与西湾乡签订的协议,宿舍楼竣工之后会留给西湾中学一栋,其中的一个单元将留给乡政府。当然,要按成本价付钱。这个改头换面的工程曾让柳匡容担心,区区一个西湾中学用得着一大片楼群吗?市府程市长和王副市长对西湾中学建设工地的视察消除了柳书记的疑虑,让他感觉到陶氏在北阳官场深厚的人脉——柳匡容开始接触并研究陶氏的首脑,发现陶氏的真正掌门人竟是一名二十来岁的青年,而这名青年在程市长和王副市长面前的随意,表明他们之间不一般的关系。
注意研究政情的柳匡容感觉到陶氏不一般的雄心和逆势而上的勇气。因为上半年舆论因苏联和东欧政局持续“恶化”,意识形态的争论越来越激烈,一些人士担心私企的膨胀最终会导致社会主义中国“变色”。陶氏是不折不扣的私企,在一片退缩的萧条中却显出强劲增长的势头。
所以,当柳匡容得知荣飞崔虎一行人来工地视察时,还是放下手中的工作赶来了,荣飞正在宿舍楼工地转,跟着他的除司机小黄外,还有几个人,其中有二个不认识的中年人,从他们的打扮看是农民。荣飞给柳书记介绍俩人是南郊傅家堡的村书记和傅家堡实业公司的傅总。另外三个是省建筑设计院的专家。柳匡容听说过这个傅家堡实业,产业涉及制砖,预制件等建材和养猪饲料等行业。他的搭档,乡长牛根生去傅家堡参观过,回来还想整顿西湾乡印刷厂——西湾唯一的乡镇企业,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没有实现。没想到令牛根生赞不绝口的傅家堡实业的总经理竟是一个看上去老实巴交的汉子。汉子伸手与他相握时,他可以感受到对方厚厚的老茧。这是真农民的招牌啊。真是变革的时代,久在田垄刨食的农民竟然组建了实业集团。
不一会崔虎韩慕容等人都来了,荣飞说今天主要是傅总他们要来看工程,傅家堡那边也想搞一个住宅小区。荣飞口中的小区名称已经被崔虎等人接受,但柳匡容感到新鲜。崔虎韩慕容听了顿时感到兴奋,西湾中学的工程即将结束,陶氏已经壮大的工程队正想着去哪儿揽活呢。如果傅家堡也搞一个类似的工程,一两年就有活干了。
“西湾中学及宿舍楼工程有一个先天的缺陷,当时因为批地的限制使得小区的配套工程无法全部完成了。”荣飞对傅家堡的客人说,“所谓配套工程就是考虑居民的生活必须,如小型超市,诊所,幼儿园,学校等等,而且,预算一定要留足小区环境建设的资金。”柳匡容记得当时陶氏申请的面积比现在大的多,出于政治上的顾虑乡里否决了陶氏的申请。
“今天算是大开眼界了,改日还要荣总亲自去傅家堡指导。”那个姓陈的村支书对荣飞说。
“没问题啊,”荣飞笑着说,“傅家堡就是我家嘛。”
崔虎韩慕容知道傅家堡的工程估计十拿九稳了。得空韩慕容问荣飞,“香港的事情没成吗?程市长怎么说?”比起崔虎,韩慕容更深谙造势之妙,如果与香港商界的领袖人物在生意上形成合作关系,对国内的事业是巨大的正面影响。“暂时有困难。我相信他们还会来找我的,做生意嘛,哪有一帆风顺的?”荣飞的脸上风淡云轻。
第十节 傅氏兄弟
傅家堡三年来变化尤为惊人。变化的发动机正是傅家堡实业。这个冠名“实业”的企业核心是傅春生兄弟的猪场,砖厂,预制件厂和饲料厂。八七年在傅春生屡次请求整合规范与荣飞的股权关系,当时荣飞只在砖厂参股30,实际情况是傅氏兄弟在创业中累计得到荣飞四十余万的资金资助,这部分资金超过了砖厂原始股金。傅春生认为,正是靠着荣飞的指点和关键时刻的资金支援傅家堡实业才顺利诞生并发展壮大。目前荣飞只在砖厂拥有30的股本显然吃亏了。傅春生的人生信条是不能让朋友吃亏,所以屡次请求重新计算股本,都被荣飞以事情太多给拒绝了。
那两年荣飞确实非常忙。八七年和八八年也是傅家堡实业剧烈扩张的二年,处理掉起家产业大棚菜,按照荣飞的建议办了预制件厂,加上运营良好的砖厂,春生兄弟手中的产业分成了两大类,建材类和养猪(含饲料厂)。傅春生自己打理建材,将猪场及饲料厂交给了弟弟秋生。也算是分家之意。秋生本无其兄之才,对管理猪场及日益扩产的饲料厂感到畏惧。于是跑到城里找荣飞要主意。荣飞那时刚从北重出来,手里的事情不多,便给秋生上课,不外是借助人才之意。荣飞答应给秋生找个好会计去,特别提到了饲料厂,认为这是大有为的行业,要秋生将精力主要放在饲料厂上,目前的格局太小了,必须扩张,必须具备年产5000吨的能力。秋生想,八六年全年的年产不过700吨,5000吨是个啥概念?但他素来佩服荣飞。于是回去找大哥商量,春生在经商一途上有点天赋,那几天正在核算自己的几块产业的盈亏情况,算出来的结果饲料厂竟是第一!弟弟回来转达荣飞的话,春生第一时间就表示赞同,扩张需要资金,傅氏兄弟向信用社的贷款都投在预制件厂了,最终还是荣飞帮助他们搞到450万巨资,新盖了厂房和购买了发酵装备——88年猪饲料的产量达到2200吨,比上一年翻了三番。当年底,傅氏兄弟进城找到荣飞,坚决要求赠与荣飞傅家堡实业总股本的30。傅春生诚恳地说,创业之初的那段日子是最艰难的,没钱,也不知道该干啥。是老弟你引导我们走上发财道的,饮水不能忘了挖井人。当时的一万我看至少顶现在的十万。你看,我办预制件厂,请信用社的人来看看家当,立即贷给我五十万。我没念书,但心里透亮着,我们兄弟这点家当都是兄弟你的功劳。去年一年预制件和饲料上挣的钱超过了猪场,更超过了砖厂。而且,预制件都被你包销了,连回款我都不用操一点心。我们不能这样糊涂下去了,必须算算你的股本,你要不算就按总股本的30计算。
荣飞亮出了自己的家底。明华服装,荣诚美食及陶氏已经让傅氏兄弟大吃一惊,还有个不知道何物的明华贸易。傅春生当时便做出加入荣飞企业集团的决定,荣飞说这个我不反对,但你们一定要考虑好,如果加入,在以后发展的大事上决定权便不在你们了。傅春生笑了,之前我也是听你的。
春节前后,荣飞安排专人对傅氏兄弟的资产做了详细的评估,评估后的资产(含无形资产)总计850万。傅春生认为太高了,荣飞详细解释了无形资产的概念,然后将先后注入傅家堡的495万算做自己的注资,再次投入305万现金用于预制件厂的设备升级和饲料厂的扩能,帮助傅氏兄弟完成了企业的改制,改制后的企业取名傅家堡实业,股本结构为荣飞51,傅氏兄弟49。成立了董事会,由荣飞担任董事长,傅春生任总裁。傅家堡实业正式进入荣飞旗下。
这个转变除掉傅春生,傅家人甚至连傅秋生都认为有问题,企业似乎落入了外人之手。只有傅春生认为自己赚了。春生对秋生说,我们的生意如何发展的现在你最清楚。如果没有荣飞,很难想象现在是什么样子。表面看将控制权交给了他,实际上搭上了安全快捷的火车。资金问题,管理问题,以后都会有人操心。我们关心的只是利润,我相信利润比以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