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意思是让三姐来陶氏做事,或者到火锅店也行。当然不是在店里打工,总部需要管理人员,如果她愿意,我可以想办法让她学学财务,学会记账什么的,帮陶姐管管财务蛮好。”
“我,那你不去管自己的企业,留在北重干什么?”
“问得好。原来我以为我来北重的目的就是找你。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了,我似乎该走了,可是我舍不得北重,在那个梦里,我在这个厂生活了小二十年,目睹了她的衰败。现在或许有可能改变厂子的命运,我想留下来,和真正关心爱护这个厂的人们一起干一把。这个决定很难受,我或许再也顾不上管明华和陶氏了,心里很矛盾。”
“我支持你。荣飞,我支持你。三姐的事情好办,她的要求不高……”原来深藏心底的疑惑都有了答案,荣飞那么多的电话,借来的好车,火锅店老板对他们的态度——“没想到我找了个大富翁。”邢芳这句玩笑话没有一点玩笑的意思,“我支持你。只要你对我好,你做什么我都支持你。”
“明天吧,你去请假,我现在就给陶姐打电话。”
邢芳摁掉电话,“星期天吧。我不想耽误课。”她站起来将荣飞的脑袋拥在自己胸前。
第四十八节 小事并不比大事好决断
荣飞遇到第一件棘手的事情就是对原民品办的人员的选择。他先确定原则,向严森处长汇报后获得了支持,然后调阅了十四名干部(含四名以工代干人员)的档案,对手下成员的年龄,学历,履历有了初步了解后准备逐一与之交谈,最终确定留计划处的人选。决定权还给处长,他深谙北重官场的运行规则,不会拿着鸡毛当令箭。
看完档案荣飞已经否决了其中的七人,包括昨晚来访的吕丽芬的弟弟吕伟。他的条件一是专业,第二是履历。专业最好是机械类的,履历则越丰富越好。就在他阅读档案的时候,电话不断,胡敢、徐东升都给他来了电话,都是为某些人说情的,胡敢除了吕伟外还介绍了一个叫郝金玉的人,徐东升副厂长则直言原民品办的陈立民是他亲戚。荣飞暗自佩服卢续和严森,这二位也真可以,竟然能推掉胡、徐的请求,将其赶到自己这个小玩意这儿,不是玩弄权术便是真让自己钦服的气度。对于领导们的要求,荣飞都是活话,正在看档案,还要面谈,现在不好定。
临下班的时候,胡敢端着很少见的不锈钢水杯踱到荣飞的办公室,“别干了,歇歇吧。档案里能看出什么东西来?”
“胡总请坐。档案是很有意思的东西,也算我们的一大特色,我还真在里面读出许多东西来。私企肯定没有我们这样一套东西。”
胡敢坐在荣飞对面,“哦,说说看,读出什么东西了?”
“干部的素质是由多方面因素构成的,不单是学历。出身,履历,甚至字体都可以看出些想要的东西。”
“呵呵,有道理。看来应当建议你去组织部。”组织部是管中层以上干部的,胡敢巧妙地透露给荣飞人情,“小荣,你准备怎么定?难不成要靠档案和谈话来确定?”
“胡总的意思呢?”荣飞极度厌恶胡敢的道貌岸然。在北重,现在看清胡敢本来面目的恐怕不超过十人。按照荣飞的记忆,正是眼前这个看上去热情提携后进的谦谦君子毁掉了北重这样优秀的企业。荣飞甚至怀疑那个吕丽芬和胡敢也有一腿。
“中国的事情比较复杂。有些事是可以说不能做的,有些是不能说但可以做的,有些要先说后做,有些要先做后说。还有些要边说边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