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页

“我做了制片,柴小姐就不担心以后我们成为竞争对手吗?”

“肯定担心,如果有真有林小姐这样一位对手,估计我以后真得和失眠做伴了!”柴智萍毫不讳言的说道:“当然我并不希望出现这样的局面,而这也是我想要和林小姐说的第二个问题。我知道林小姐一定很奇怪为什么我要如此煞费苦心的为自己树立一个强大的对手,因为我不想和林小姐做对手,相反我希望能够和林小姐成为合作的伙伴,说白了吧,今天我是来拉林小姐入伙的!”

自从上次在飞机上偶遇之后,柴智萍就存下了这份合作的想法。在台湾娱乐圈,柴智萍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女强人,却不是工作狂,无论多忙,都不会为了工作而牺牲自己的生活品质,很会赚钱也很会花钱的她,不但非常爱买名牌服饰,每天下午还会固定和朋友享受下午茶,一年里也总要给自己几段假期,去世界各国旅行,看所有的好电影。这个从来习惯逆流而上的女子,在台湾电影业最低迷的时刻,扛起了复兴台湾娱乐产业的大旗。她现在最大的梦想是,集合一批志同道合的年轻人,拍一部比《流星花园》更轰动的电视剧。

当然她既然愿意提出合作的想法,看重的肯定不仅仅是林智玲本身的因素,最重要的还是因为萧逸臣的缘故。尽管成名之后,观众再也无缘看到由萧逸臣提笔创作的电视剧,但《老友记》和《越狱》这两部经久不衰、常年盘恒在电视剧收视排行榜顶端的电视剧,已经成为了神话般的存在。

柴智萍想要把自己的公司做大做强,需要借助更多的外力支持,当然她不会幼稚的认为自己能够说服萧逸臣回归电视剧的创作,事实上自从x—td编剧工作室成立之后,以萧逸臣独立署名的作品已经不多见了。

在众多的同行中,萧逸臣远远算不上是一个丰产的编剧,当然他也以自己的行动证明最优秀的编剧,懒惰很多时候是可以被原谅的。爱迪生曾经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他后面还有一句话,恰恰是这百分之一的灵感,才是最重要的!

柴智萍看重的是萧逸臣手里掌握着的大量资源、强大的资本实力以及在亚洲已经成型的电视传媒网络,但是以可米瑞智公司去和萧逸臣谈,对方完全可以不予理会,更不用说合作了。而且双方实力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即便有合作的可能,主导权也会严重的向一边倾斜,合作双方根本不可能站在平等的地位进行对话。

而林智玲特殊的身份成为了这件事情最大的转机,柴智萍的想法是让林智玲投资可米瑞智,最好能成为公司的一个大股东。只要林智玲对这个行业产生了兴趣,萧逸臣没有理由不支持,哪怕是他个人的一些支持,可米瑞智也会得到不少的好处。总之,这在柴智萍看来是一个非常漂亮的计划。

第三百四十六章 full hoe

柴智萍愿意让出可米瑞智公司30%的股份给林智玲,她的要价并不高,而且似乎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诚意,她给出的价格甚至低于同行对可米瑞智的估价。正如她说之前所说,林智玲现在并不缺钱,买下这部分股权所需要的资金完全在她个人能力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在与柴智萍见面之后的短暂犹豫过后,林智玲还是拨通了远在美国的萧逸臣的电话,她必须从自己最在乎的人那里得到更为“专业”的建议。

“有关柴智萍对你的建议,我并不想作评价,现在我更想知道是你自己的想法,我更希望你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等林智玲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全部说了一遍之后,萧逸臣也隐约猜到了柴智萍这么“热心”的想把林智玲变成可米瑞智公司股东的真实用意。萧逸臣觉得自己之前还是低估柴智萍这个女人的能力,至少在“借势”的把握上,柴智萍已经展现出了一个优秀商人睿智敏锐的决断力。

但是萧逸臣并没有急着点破这一点,因为柴智萍聪明就聪明在,她的时机把握十分准确,这项合作对于双方来说都是非常的有利,如果林智玲真的对制片感兴趣,这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想法。萧逸臣脑袋里装了一大堆后世的亚洲电视剧,随便拿出一个来,收视率恐怕都不是太大的问题。

并非是萧逸臣不想写,正如一张一百美元的钞票掉在比尔·盖茨的脚下,他不会弯腰去捡一样。写作剧本,尤其是电视剧本是一个耗时耗力,同样的时间,萧逸臣用来做其他的事情可以获得比这多得多的回报,这涉及到了写作剧本机会成本的问题。

正如湖人巨星科比选择进入nba而不是上大学,并不是说科比的成绩达不到美国大学的标准,而是他上大学四年的成本是他在nba四年所能够获得的天价薪酬,显然他放弃nba上大学是不划算的。

天才编剧是萧逸臣头顶上一个耀眼的光环,但是对于坐拥上百亿资产的顶级富豪,身居派拉蒙主席这一显赫职位的萧逸臣来说,钱已经不是他写一个剧本的最终目的。因为任何一个剧本的收益都不能弥补他因为写剧本所花费的时间而造成的损失。

当初创立x—td编剧工作室,也是因为由他自己独立创作剧本的成本越来高昂,林智玲提出自己想做制片人的想法,让萧逸臣萌生了在台湾成立一个专攻电视剧写作的编剧工作室的想法,创作素材可以由他来提供,后世那么多风靡一时的电视剧,即便是剧情记不太清,大体的剧情结构还是可以信守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