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曹操曹操到,萧逸臣就几人你看我我看你,茫然不知所为的时候走进了餐厅。陪他一起来的林智玲这次选择了一身深紫色的职业套装,月白色丝绸的小衬衣,紫色的丝袜,用上了全套黄金嵌紫晶的定制首饰。
林智玲人本就高挑,精致高跟鞋更是让她整个人都显现出一种令人仰视的美感,淡红色的头发很自然的披在肩上,因为她如果再挽一个高高的发髻,那么她看起来就要比身高一米八的萧逸臣还要高出一些,这会破坏两人站在一起那种协调的舒适感,因为没有哪一个男人喜欢自己身边站着一个比自己要高的女人,即便对方是一个不过多得的大美女!
尽管林智玲今天的穿着散发出一种诱人的魅力,但萧逸臣请来的这几位都是见惯了各种美女的大导演,他们多少对美女有一定的抵抗力,所以他们的目光只是在林智玲身上短暂的停顿,然后就集中在了萧逸臣的身上。因为再漂亮的女人也掩盖不了萧逸臣身上那种成功的光芒,所有的美丽在成功面前都只是一种点缀。
萧逸臣一走进餐厅,就发现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他们两人,他看了看时间,“我们应该没有迟到吧?”在美国生活得久了,萧逸臣做什么事都喜欢准时,迟到自然是大忌,但提前也不见得能够赢得对方的好感,这是萧逸臣总结出来的结论,但是这样的结论只对西方人有效。
“大家都觉得萧主席今天的这顿饭不好吃,所以都在商量着对策呢!”邹文怀开了个玩笑,很好帮萧逸臣化解了这种一见面的尴尬。萧逸臣和林智玲的关系众人都是知道的,两人在一起并不奇怪,但是萧逸臣既然叫上了林智玲,那恐怕这次聚会真的就只是一次失人心的见面,和在座三位导演一样,邹文怀觉得自己这次可能真的是失算了。
“阿强我就不多介绍了。”邹文怀目光从刘韦强身上一扫而过,然后停在了王嘉卫和杜其峰的身上,“在二十世纪最后二十年的华语电影圈为世界影坛贡献了众多出色的作品与导演中,他们两位可能是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两位电影作者。”
“其实要说起来,他们都和萧主席有着不小的渊源。萧主席现在已经是无线的控股人,尽管tvb这几年发展的步伐也很快,不过要说起当年的无线电视,那可算是大名鼎鼎,素有‘香港电影少林寺’的美称,新浪潮的领军人物徐克、严浩、许鞍华等人都从那里起步。而他们两位也都是出自无线的演艺培训班。”尽管那时候的无线和现在的无线不能同日而语,邹文怀这么说也是为了拉近彼此的距离。
“先来说说阿卫吧,从1988年他的第一部作品开始,迄今为止的六部作品已经凭借着极端风格化的视觉影像、富有后现代意味的表述方式和对都市人群精神气质的敏锐把握成功地建构了一种独特的电影美学,说到香港片子最能赚钱的导演现在是徐克,以前就不好说了;不过说电影拍得最风格化的,从以前到现在,除开他香港电影圈里恐怕就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人了!”
对于邹文怀夹这种带着介绍和评价的说法,王嘉卫只是淡然一笑。
“很多人都说阿卫制造流行时尚,这个说法我认为是正确,但如果说这是王家卫拍电影的目的,我觉得有点偏颇了。我相信只要不是彻底厌倦都市生活的人,都会多少会喜欢阿卫电影里细腻耐心的画面流露出来的时浓时淡的爱、享受、期待和它们生发的种种微妙的感觉,这是城里人熟悉的感觉,很难说清楚,它是笼罩在现实与梦想的距离上的雾。”
萧逸臣也认同邹文怀这样的说法,“流行时尚有的并不坏,因为它们是被称作流行时尚,而本来它们被制造出来就有满足许多人心里愿望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赚钱和出风头。而且,不是每个人都热爱思考,不是每个时刻人都热爱思考。思考可以解决问题,但问题也都由于思考而来。简单的,没头脑的漂亮也有存在的意义,王嘉卫用他的电影表明了这一点。”
“所以一般的投资商都不大愿意找我拍电影,他们说王嘉卫的电影,总是喜欢用大明星,但拍出来又不是所有人都看得懂,都喜欢看,这很浪费钱,他们宁愿找一些听话的、懂得如何取悦观众的人来拍片子!”王嘉卫自嘲似的笑了笑,看今天这阵势,他不觉得萧逸臣是来请他拍电影的。
王嘉卫的电影很有味道,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并且能够欣赏。其实他拍得都是些普普通通的城里人,没钱没权,老百姓而已,日子过得甚至有点惨淡,比如梁朝伟扮演的种种角色,只是这些人都莫名其妙地孤独,喜爱孤独,自虐一样的孤独。
王嘉卫拍得是现实中的空虚,那些发生概率极少却很浪漫的事,接近张爱玲说的传奇,像雨后的彩虹,短暂,虚空,又真切,美丽。真的浓烈的感情是永远动人的,不管出自哪里,被接受还是被拒绝。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要是拍正常一些的商业电影,基本没有人会想到他。
“和阿卫相比,阿峰进无线要更早一些,不过他当时却只是个信差打杂的而已。好在天道酬勤,出于对戏剧的痴迷,阿峰后来就转入了艺员培训班。毕业后由编导直做到监制,作品包括风靡大陆的《射雕英雄传》、《鹿鼎记》、《雪山飞狐》等经典剧集。”
“那段时间之后值得一提的就是阿峰对周闰发的重新挖掘打造,使香港影坛继《英雄本色》小马哥经典形象后再生出一个全新的‘平民英雄’。周闰发能够这么多年不过气,阿峰可是功不可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