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电影其实也大有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的趋势,刘先生何不放手一试?”萧逸臣的这番判断并非毫无依据,他知道进入到了21世纪后,大量的欧美漫画被改编成了大制作商业片在院线火热公映,动画时代的诸多形象也由此被赋予了全新的真实魅力,超人、蝙蝠侠与蜘蛛侠便是典型的代表。而且这股漫画改变电影的风潮在好莱坞大有一发不可收拾的势头,之后的《变形金刚》、《地狱男爵》、《神奇四侠》等多部影片,都是由漫画改编而来。而在中国,影片《风云雄霸天下》也算得上是一个成功的个案。
“电影肯定是要拍的,萧先生曾有过这方面的经验,您又是好莱坞顶级的制作人,所以在这部影片上我想听一听您有什么好的建议。”萧逸臣的话让刘韦强坚定拍摄这部电影的打算,但他也希望能够在这方面得到萧逸臣的一些指点。
“这类型的影片很容易走进一个误区,那就是过分的依赖于特效而淡化剧情。只有的很好地掌握了特技与叙事之间的分寸,把重点放在人物性格和情感表现上,较好地把握住商业价值和艺术品味的统一,这样的作品才称得上是完美!”
第一百六十二章 泰坦神话
在坚定了刘韦强拍摄《风云》的想法后,萧逸臣在12月初回到美国,他原本还可以在香港多呆一段时间,但是他不愿意错过一场盛事,对于一个电影人,还有什么事情能比亲自见证《泰坦尼克号》的上映还令人激动的事情?其实不止是萧逸臣,整个好莱坞都在期待着这部电影历时两年,制作成本高达两亿美元的电影,期待着詹姆斯·卡梅隆能够为他们带来什么样的震撼。
萧逸臣回到美国的时候,影片已经结束了全部的制作,正在为即将到来的上映做最后的准备,可以说整个影片的剧情谈不上富有新意,所以派拉蒙在宣传的侧重点放在了电影特效技术突破的层面,着力渲染整部影片的视觉效果。在公司的安排下,很多幕后的工作人员都出现在了美国各类电视访谈节目上,在《泰坦尼克号》上映之前,公众对这部影片充满了好奇,而这些针对剧组成员的访谈节目,在影片的技术运用上充分的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同时播放的一些精彩画面,也为这部电影留足了悬念。
在一次接受nbc电台采访中,派拉蒙电影公司工作的视觉效果制作总监洛特在节目中谈及此部影片的制作时,最常用的词就是“逼真”,“在我开始这部影片的制作以前,我根本不能想象沉船的那个可怕的夜晚会是怎样的景象。你可以看到人们从230英尺的高度坠下摔断了胳膊和腿,烟筒落在了他们身上,绳索发出了噼叭的声音并断开,轮船的一头正在迅速下沉,惊慌失措的人们是这样害怕,不明白发生了什么……这种惊人的视觉效果技术再创了当时可怕的情景。”
在影片的新片发布会上,萧逸臣原本只打算坐在台下,因为整部影片他这个制片人负责的只是最初的筹备,而整个制作过程,都是詹姆斯·卡梅隆一个人在负责。萧逸臣觉得自己并没有对这部影片做出太多的贡献,但詹姆斯·卡梅隆坚持要他做到前台来。
詹姆斯·卡梅隆是当着在场所有媒体的面,向萧逸臣提出了这样的请求,当然他也有自己的说法。“众所周知,《泰坦尼克号》是一部耗资巨大的影片,这样一部影片,要由一家电影公司独立投资完成,这对于好莱坞大部分的电影公司而言是不现实的,但是派拉蒙做到了;一家电影公司能够在如此大规模的投入之后,丝毫不干预导演的拍摄想法,并且还能够极力满足剧组的各种需求,我想好莱坞的绝大多数制片人做不到这一点,但是xylon做到了。如果《泰坦尼克号》在大家看来是一部成功的影片,那么这一半的成功,请允许我将他它给此时正坐在台下的xylon萧先生,感谢他在拍片拍摄过程中对剧组工作一如既往的支持!”
在剧组成员的掌声中,萧逸臣不得不硬着头皮走上了前台,他和詹姆斯·卡梅隆拥抱了一下,然后和坐在前台的其他剧组成员一一握手,最后坐在詹姆斯·卡梅隆的身旁。等到他落座之后,詹姆斯·卡梅隆这才示意现场主持人开始发布会。
“詹姆斯先生,您当时是怎么想到要拍摄这部电影的?”询问导演拍摄电影的动机,几乎成为了美国媒体在电影发布会上的习惯,这次也毫无例外,获得第一个提问权的记者站起来就问了这么一个问题。
“我想这件事主要还得归功于我们的编剧xylon,事实上在拍摄《加勒比海盗》的时候,我就有拍摄一部沉船电影的想法,刚好为本片担任特别顾问的肯·马歇尔先生是我的好朋友,他刚刚从一次泰坦尼克号的科学考察中获得了很多珍贵的有关海底沉船的照片,这些照片让我大感兴趣,当时我就想,要是能够以泰坦尼克号为原型拍一部电影那该有多好!”
“就在这个时候,xylon给我带来了一份圣诞礼物,当然也就是大家很快就可以在电影欣赏到的这部影片的原剧本,xylon和我想法竟然是一模一样,说起来这真是一件神奇的事情,可这件事真的发生了!”
“xylon先生又是怎么想到要写这么一个剧本?”马上就有记者接着问到了这个问题。
“其实一开始我只是想写一个有关爱情的故事,但在构思剧情的时候一则很有意思的报道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如果大家都认为本片的剧情是虚构的话,那么这种想法肯定是大错特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