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页

“是真的吗?格芬先生,xylon叔叔说的是真的吗?”布兰妮像一只欢快的小鸟一样兴奋的跑到格芬的身边,看着布兰妮那天真无邪的笑容,格芬将原本想说这只是个玩笑的话生生的咽了回去。

“只要新专辑的成绩理想,公司不排除会有这样的考虑!”他的回答很巧妙,话里的意思也是模棱两可,既可以应付当前布兰妮的追问,又不会打击到她的积极性。萧逸臣在心里暗暗骂了句“老狐狸”,却不知道这时候格芬在心里已经默默问候了他很多遍了。

“xylon,梦工厂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推出新片了吧?”临走的时候,格芬突然又想起了一件事。

“我们和派拉蒙合作的新片才刚刚开始拍,你认为拍电影是印报纸吗?”萧逸臣没好气的说道。

“可是皮克斯告诉我《玩具总动员》的完成时间可能还要往后延期一年,这让我觉得将那么多资金投到皮克斯工作室是否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格芬邹了邹眉头。

“动画电影的制作周期都会很漫长,我相信皮克斯会给我们带来一部经典!”

“但是这部经典我们至少还要等待一年不是么?和派拉蒙合作的新片制作的周期应该也不会短于这个时间。”

“然后呢?”

“亲爱的xylon,然后我们需要一部新片!”

第一百五十四章 歌舞青春

格芬临走前给萧逸臣留下的难题让他头疼不已,好莱坞像这样梦工厂一年就拍摄一两部电影的公司确实很少见,要不是有公司股东强力的资本注入和每部作品丰厚的收益作为支撑,公司很可能连运作都成问题。但是目前公司大量的资金都投入到了与派拉蒙合作的魔兽系列影片之中,而萧逸臣手上的资金还要用来应付即将来临的亚洲金融风暴,这时候即便萧逸臣有好的想法,有没有余力去实现。他现在需要的,是一部低成本、高收益的电影。

在这个商业大片充斥着人们眼球的时代,没有明星脸,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也没有惊心动魄的特效,这样的电影很难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剧本的成本萧逸臣还可以控制,但邀请明星和使用特效所需要的费用就不是他能够左右的了。要以低廉的成本,制作出一部高收益的电影,如果这样的方法可以可轻而易举的找到,那么好莱坞这么多电影公司也就不用铆足了劲儿拼命的往电影中砸钱。在某种程度上,投入和收益是成正比的。至少占据着全球票房排行榜前面位置的电影,其制作成本也可以在全球排进前列。

摆在萧逸臣面前的就是这样一个难题,主流电影几乎是不可能的,萧逸臣最后只有将目光投向了其他的领域,而这一次,他确实有了意外的发现。在布兰妮离开的第二个早上,萧逸臣在早餐后习惯性的翻阅着当天的报纸,除了几分专业的财经报纸,但凡有娱乐版的报刊,上面都可以找到有关布兰妮的消息,这个丫头现在可谓是风光至极。除了布兰妮的消息,那些娱乐版面上的新闻在也提不起萧逸臣任何的兴趣,正当他要合上报纸的时候,边角一则纽约百老汇新剧发布的公告吸引了他的注意。

百老汇是纽约曼哈顿区一条大街的名称,其中段一直是美国商业性戏剧娱乐中心,因而百老汇这一词汇已成为美国戏剧活动的同义语。世界上还没有一条街道像百老汇大道那样使人充满幻想。而今百老汇大道是美国现代歌舞艺术、美国娱乐业的代名词。提到百老汇,萧逸臣就马上就联想到了音乐剧。准确的说,他是想到了一部非常出名的电视电影。

如果是在资金充裕的状况下,萧逸臣是不会考虑电视电影这种形式的。电视电影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是由电视人投资的低成本电影,适合在电视上播出,按电影的艺术规律用35毫米胶片拍摄制作。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电影作品”如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诫》、希区柯克的《精神病患者》、美国恐怖片《x档案》、侦破片《神探亨特》等,其实都是电视电影。同样,不少著名的导演、演员也是靠拍电视电影起家的,如斯皮尔伯格。

由于一开始梦工厂的定位就是高端电影市场,所以萧逸臣在一开始并没有太多的朝这方面考虑。但是近几年电视电影因其低成本、表达自如、传播渠道(由电视台播出)便捷和拥有广大受众而为越来越多有才华的影视创作者所关注。萧逸臣目前没有太多的精力来撰写剧本,他只能提供一个想法,然后由x—td工作室来完成具体的工作。更主要的原因是资金上的问题,所以这类型的电影成为萧逸臣必然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