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哪一部电影,能够得到萧主席的青睐?”在弄明白了萧逸臣的来意之后,徐克随即问道。
“其实那部电影我也是昨天才看到!”萧逸臣说这话的时候不由自主的朝坐在自己身边正和施南生闲聊中的林志玲看了一眼。
“您说的是《小倩》?”萧逸臣提到这部电影让徐克感到有些意外,有了前面经典的《倩女幽魂》三部曲,这部动画片上映之后的票房成绩并不是很好,影评界对这部电影的评价也不是很高。按照常理萧逸臣不应该看中这样的翻拍影片,但是萧逸臣脸上肯定的神情又很明显的告诉徐克,他并没有在和自己开玩笑。
看到徐克脸上惊讶的表情,萧逸臣已经猜出了他的想法,“说实话,这部影片本身或许值得称道的地方不多,毕竟亚洲的观众对这个故事已经是耳熟能详,而且徐导之前的《倩女幽魂》,事实上已经将这类型题材的影片拍到了极致,所以我想这部影片的票房应该不太理想。”
“萧先生真是火眼如炬,这部影片我准备了很长的时间,大门上映之后的成绩确实和之前的期望有不小的差距。”在萧逸臣面前,徐克也没必要打肿脸充胖子。徐克知道坐在自己面前的这位虽然进入电影圈才寥寥数年,但是在他手上监制出的电影的票房总收入,别说是在香港,即便是好莱坞,也是一个让所有人仰望的数字。“但是我不明白萧主席既然已经看出这部影片的不可取之处,为什么还想要购买这部电影的改编权?”
“其实我看中的并不是这部影片本身,而是您在这部影片中的创意。这种创意,是我在其他香港电影里看不到的,只属于您的独特想法。”萧逸臣丝毫不掩饰自己对徐克才华的欣赏。
“创意?”徐克自己却被萧逸臣的说法给弄糊涂了,在香港,谁不知道他徐老怪就是以奇思怪想出名,不然又怎么会落得个“鬼才”的名号。徐克的每部电影,都力图进行颠覆,创意这种说法可以包含很广泛的内容,他不知道萧逸臣具体指的是什么。
“难道您不觉得这部动画影片很适合改编成由真人出演的电影,它面向的可以是全球的观众,而不仅仅只是局限在亚洲。简单了说,您在这部影片中的大胆创意将东方古老的爱情传说变成了西方观众也看得懂的通俗故事,同时又保持了东方文化的内涵特质,我一直在寻找这样的影片。”
徐克当初构思这个故事之所以选择动画片,就是因为他在影片中的很多设想如果真人拍摄,技术上就面临很大困难,很多镜头,在实际中几乎不可行的。徐克刚想说这个问题,却猛地意识到,萧逸臣代表的不是香港电影,派拉蒙也不是香港的电影公司。在两年前好莱坞就能够制作出《加勒比海盗》这样宏伟的特效电影,现在未必就不能够实现徐克在电影《小倩》之中的那些想法。
只要技术上可行,那么资金上就更算不上什么问题,一家舍得花费2亿美元拍摄一部电影的公司,完全有能力支撑这样的影片制作。徐克这才发现,对于自己而言最困难的两个问题,在萧逸臣那里其实都不是什么大问题。难怪徐克看萧逸臣一副神闲气定、自信十足的模样。
“但我还是有一个小小的疑问,这部影片在构思之初我考虑的就只是亚洲的市场,虽然我承认自己在影片加入了一些新的想法,但文化上存在差异,西方观众未必就能够接受这样的题材的电影。”徐克说出了自己的忧虑。
“打一个很不恰当、但很能够说明问题的比方。徐导应该看过好莱坞出品的《人鬼情未了》,这部电影不正是《聊斋志异》中小倩故事的翻版本么?尽管这很可能只是一个巧合,《人鬼情未了》的导演应该是没有看过中国的聊斋,不然这部影片会拍得更好,但是这部影片的成功却证明了这类题材也能够被西方的观众接受并喜爱。”
“那您有具体的想法吗?”徐克显然也同意萧逸臣的这种说法,但他还是认为西方观众不是那么容易接受东方的电影。徐克知道萧逸臣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努力,从《加勒比海盗》中甄子丹冷酷的东方武士刻意的中国功夫的展示,到《神探飞机头》系列与华语电影的密切合作,再到《魔兽争霸》中代表着纯正的东方文化的龙族出现,萧逸臣在一步一步的推广着华语电影。但是这些电影本质上都没有脱离好莱坞电影文化的范畴,也就是说在这些电影中,东方文化的电影元素并不是主要的,核心的支撑。
可萧逸臣要是真的准备按自己的想法改编《小倩》这部电影,那么就等于将影片的核心都换成中国文化元素,萧逸臣的大胆让徐克感慨之余又有些佩服。
“剧情的主线不会发生大的变化,而且喜剧的基调也不会改变,但是一些具体的表现形式还是需要进行一些改动,这样可以可以减少西方观众的代入感。”萧逸臣解释说:“首先是故事发生的年代背景,如果放在古代,我想再怎么拍都超越不了您之前的《倩女幽魂》,而且对于中国的古代,和西方的观众相隔太远,这就会存在理解上的问题,最后的选择就是将故事放到现代,贴近人们的生活。”
“然后就是故事发生的地点,其实我一开始的想法是放到纽约,繁华的都市和具有古典韵味的故事形成的强烈反差会是吸引观众的一大亮点,但是考虑中国观众的情感因素,东西方文化交汇的香港无疑是最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