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页

“中国的经济增长才刚刚开始,我毫不怀疑在未来的20年内,它将会成为亚洲经济发展的引擎!”萧逸臣几乎不假思索的说道。

“你的这番论断是否抛开民族情绪的影响?”雷石东有些担心萧逸臣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判断是因为他自己是一个华人的缘故。很多华人都希望自己的祖国能够强大,而内心的期望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判断。

“我想有这种观点的并不仅仅是华人,美国的很多经济学者也十分看好中国现阶段的发展!”

“那你觉得维亚康姆选择中国作为进入亚洲市场的突破口怎么样?”雷石东算是认同了萧逸臣的这种说法,他随即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很合适,但也很难!”萧逸臣回答了这么一句看似前后矛盾的话。

“我想先听一听你选择中国的理由!”雷石东不动声色的问道。

“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我想之前我们已经达成了共识。在亚洲或许中国的经济实力和日本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从长远上看来,中国的潜力要远远的超过日本。而且从维亚康姆所从事的文化产业的角度出发,中国在亚洲具有最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整个东南亚,几乎都是汉语文化的辐射区,这种文化上的领导力决定了中国以后的文化产业潜力无穷!”萧逸臣解释了为什么中国“很适合”的原因。

“那进入的难度呢?”雷石东对这个问题也很关心,他知道萧逸臣很少使用难这个词语,但这次他不但使用了这个词语,而且前面还加了一个程度副词,这等于间接的说明了此事在现实中几乎不具备可行性。

“中国大陆对文化产业的管制很严格,维亚康姆暂时还无法在中国大陆并购任何一家传播通道,所以公司一惯的发展模式想要在中国推广很难。”萧逸臣一句话就堵死了维亚康姆进军中国大陆的惯用通道。

“这就意味着我们要放弃这个市场?”雷石东觉得萧逸臣似乎话中有话,在他眼中,萧逸臣不是一个做事遇到困那就会轻易放弃的人。

“要么选择与中国政府合作!”萧逸臣话还没有说完,雷石东就摇摇头,像维亚康姆这样全球性的公司,在政治立场必须严格的保持中立,这几乎是所有跨国集团所奉守的金科玉律。

“或者是从香港和台湾两地间接的进入!”萧逸臣又提出了一个选择,事实上派拉蒙的发展已经在有意识的朝着这个方向推进。

“香港马上就要回归中国大陆,你认为维亚康姆在香港的发展不会受到大陆政治体制的限制?”雷石东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虽然不知道您对中国领导人邓先生提出的‘一国两制’的统一理念有何看法,但我相信中国政府不会言而无信,香港未来的经济体制不会发生改变!”萧逸臣试图打消雷石东对中国政府的一些不必要的顾虑。

“你的判断有何依据?”雷石东在这个问题上还是有些谨慎。

“中国经济体制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未来的整个经济体制将会走向一个开放的市场,这和香港目前的现状说得上是殊途同归!”萧逸臣进一步的向雷石东分析了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对于中国的这些年改革有一种很有意思的说法,说是中国人、美国人和俄罗斯人开车行驶在大街上,在十字路口的地方,美国人毫不犹豫的向右拐,而俄罗斯人毫不犹豫的向走拐,您猜中国人最后选择是那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