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页

詹姆斯·卡梅隆翻开了剧本,他才草草的看了几页,就抬起头惊愕的看着萧逸臣,“你准备将泰坦尼克号的故事改编成了电影?”

“事实上我已经这么做了!”萧逸臣点点头,他知道《泰坦尼克号》是詹姆斯·卡梅隆自编自导的影片,尤其是熟知沉船历史的肯·马歇尔出现在詹姆斯·卡梅隆身边更是让萧逸臣明了了一切。但是那只是历史,历史已经被萧逸臣改变。

历史上的詹姆斯·卡梅隆并没有接拍《加勒比海盗》,所以他有足够的时间来构思和创作《泰坦尼克号》的剧本,但事实上近一年的时间里,詹姆斯·卡梅隆一直都在加勒比海拍摄《加勒比海盗》这部电影,根本不可能再创作《泰坦尼克号》。詹姆斯·卡梅隆即便是有这个想法,也没有这个时间,这正是萧逸臣敢把剧本拿给他看的原因。

“xylon,这真是一个十足的惊喜,你竟然和我有一样的想法!”詹姆斯·卡梅隆激动的拿着手中的剧本,“马歇尔不久前参与了一次对沉船泰坦尼克号的海底探险,几天前我刚刚看了他拍回来的照片。泰坦尼克号的海底残骸让我突然产生了将这段航海传奇改编成一段令人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的想法,没想到你却已经先我一步完成了这个工作!”

“原来马歇尔先生也参与了那次探险!”萧逸臣自己也是因为三个月前在电视里看到一则有关组建泰坦尼克号沉船调查小组的新闻,才突然想到要创作《泰坦尼克号》,那时的詹姆斯·卡梅隆还在加勒比海的小岛上。

第一百零二章 泰坦尼克号

“泰坦尼克号是本世界初由英国白星航运公司制造的一艘巨型邮轮,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豪华游轮。号称‘永不沉没’和‘梦幻之船’。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号从英国南安普顿启航前往纽约,开始了这艘传奇巨轮的处女航。4月14日晚,泰坦尼克号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而倾覆,1500人葬身海底,造成了在当时和平时期最严重的一次航海事故,也是迄今为止最著名的一次海难。”

在圣诞夜的餐桌上,肯·马歇尔如数家珍的道出了泰坦尼克号的历史,他在看完了萧逸臣拿出的剧本之后,并没有急着发表自己的意见。“xylon先生可以谈谈当初创作这个剧本时的想法吗?”

“在看到那则新闻之后,我查阅了很多有关泰坦尼克号的资料,这个剧本的大纲是我拟定的,但具体的情节都是由x—td工作室来完成的。我个人对创作这个剧本的想法是,泰坦尼克号是人类美好梦想达到顶峰时的产物,反映出人类掌握世界的强大自信。它的沉没向人类展示了大自然神秘的力量,以及命运的不可预测。”

“直到泰坦尼克号沉没的那天为止,西方世界已经享受了100年的安稳和太平。科技稳步发展,工业迅速强大,人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但是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惊醒了这一切,作为继埃菲尔铁塔之后人类最大的钢铁结构产物,泰坦尼克号代表着工业时代的伟大成就,因为对自然的掉以轻心和满不在乎,所以在处女航中惨遭厄运。泰坦尼克号的沉没要让人类永远的记住为骄傲自信所付出的沉重代价!”这些其实都是萧逸臣后世对《泰坦尼克号》这部影片的理解,他将这种理解又融入了剧本的创作之中,这成为了贯穿全剧的核心理念。

“您的剧本基本上遵循了泰坦尼克号原来的历史轨迹,但是要完成这样的影片,需要的不仅是资金、技术,还需要大量的历史考证和精密严谨的规划,将会是一个无比浩大漫长的工程!”针对萧逸臣提出的创作理念,肯·马歇尔对剧本的可行性作出了分析。

“那马歇尔先生认为这部影片最关键的地方在哪里?”肯·马歇尔对整个泰坦尼克号有很深入的研究,萧逸臣想要知道一些更具体的操作性问题。

“当然是泰坦尼克号沉没的过程,因为没有人知道它究竟是怎么沉没的,有关这一切都只是人们的猜想和推测,要真实的还原这个过程,需要很专业的人士才能够胜任!”肯·马歇尔指出了剧本在技术环节面临的最大难题。

“我认为最专业的人士就坐在我的面前。”萧逸臣看着肯·马歇尔,“您不就是最好的人选么?”

“这个剧本如果由我来负责拍摄,马歇尔当然是最合适的人选,但我现在最关心的还是影片能够获得多少的拍摄预算!”自从看过剧本之后就一直沉默不语的詹姆斯·卡梅隆突然开口问道。

萧逸臣将剧本作为圣诞礼物送给詹姆斯·卡梅隆,其用意自然是希望他能够亲自执导这部影片。詹姆斯·卡梅隆自然也明白萧逸臣的心思,他首先关心的还是影片的投入问题。